退婚后我母仪天下
乌蒙国城门口。
乌蒙国诸大臣身着朝服头戴朝冠在城门口迎接乌蒙太后回朝,远处见马车徐徐驶来列队两旁双膝跪地磕头高呼:“恭迎太后娘娘还朝。”
马车直接驶进皇宫内苑。
太后将他们安顿好后直接回了御书房。
御书房。
“月弥,去请礼部尚书和徐丞相来御书房议事!”太后埋头一边处理着落下来的政务一边吩咐。
“是!”
一刻钟后礼部尚书曼氏和丞相徐氏来了。
他们恭恭敬敬的向太后行了礼问了安。
“免礼,赐座!”太后放下手中的毛笔与他们攀谈起来。
“不知太后娘娘深夜召老臣等人来有何吩咐?”徐丞相率先开口。
“哀家此番前往天启是为了给皇上送聘礼迎新妇。今日深夜召你们前来是有事要同你们商议。”
“但请太后娘娘吩咐就是。”
“这一来,是如今皇上也长大了,饱读诗书,文武双全,也该到了亲政的时候。这二来,就是哀家已经将那女子带回来了,由礼部和内务府着手选个好日子让皇上和皇后成婚。”
“老臣斗胆,不知是天启谁家的姑娘还要太后娘娘您亲自不辞辛劳去下聘?”曼大人疑惑的问道。
说到这太后露出满意的笑容:“说来这女子可谓是奇女子,世间少有。文能提笔天下,武能纵马定乾坤。哀家喜欢的紧。是天启国战王府的郡主。”
“那太后娘娘想如何操办呢?”
太后沉思片刻,手指有节奏的敲击着桌面发出咚咚的响声,抬眼说道:“自然是该大办,那是我朝的国母娘娘,必得将他们的婚事办的风风光光的。”
“明日哀家会下旨册封她为皇后,昭告天下,与民同乐。由怡亲王担任节度使代替皇上奉迎皇后入宫。”
“娘娘是想明日就在朝堂上宣布由皇上亲政吗?”丞相问道。
“是。待皇上亲政以后就办婚礼,紧接着就是封后大典。此事还得多老烦二位了。”
“不敢不敢!既然娘娘都吩咐了臣等照办就是。只是,老臣的孙女也已到了婚嫁之龄,她倾慕皇上已久,这……”丞相面露难色,说话都有些结巴。
“凝儿也是个好姑娘,是哀家亲眼见着她长大的。她若是愿意,过些时日哀家在朝中为她择一良配,若是不愿意,那也只能委屈她入宫做个贵妃了。”
“谢娘娘恩典!”
金阙宫寝殿。
箫庆瑞为洛悠怜褪去外衣,拉着她的手在床榻上并肩而坐。
洛悠怜羞涩地开口:“时辰也不早了,皇上还是快些回去歇息吧。”
箫庆瑞洋装不满,阴沉着脸冰冷的说:“怎么,到了我这地界儿你就要和我生分了?”
洛悠怜摇摇头随即低下头靠在箫庆瑞那宽厚的肩膀上:“不是。这毕竟是皇宫,最是讲究上下尊卑的。我怎敢越矩”
“在这宫里你是我的唯一,人前你唤我一句皇上我也不怪罪你可人后你只许唤我夫君,否则,我可是要翻脸的。”
“我做梦都不敢想有朝一日我也能做天底下最尊贵的皇后。我还以为我的郡主身份尊贵将来注定要成为男人们获得权利的牺牲品呢。”
“怎么会呢,我的怜儿只有富贵命,一辈子都不会受苦的。”
“瑞哥哥,谢谢你,谢谢你能娶我。不然,人生漫长我还真不知该如何度过。”
箫庆瑞食指弯曲宠溺地摸了摸她的鼻梁满脸笑意:“本就是我对你起了心思,若不是你先爱上了上官钰,我早就对你表明了心意你也早就嫁给我了。说不定如今咱们的孩子都会跑了呢。”
“不过是幼时的玩笑话罢了,唯有我一人当了真。罢了,不说也罢,不过是一段虐缘罢了。如今我也有了好的归宿,我的父母双亲也能安心了。”
翌日。
金乌升起,初来乍到的洛悠怜并不熟悉这里的规矩。
她推开房门,只见屋外的院子里站着数位身着宫装的女子和穿着太监服饰的男子,领头的是一位年老的嬷嬷和一位手持拂尘的太监。
掌事太监和嬷嬷见洛悠怜独自从屋里走来快步上前行礼问安:“奴才金阙宫掌事太监杜康携掌事宫女玉壶拜见皇后娘娘!”
“杜公公,玉嬷嬷免礼。我初来乍到的,不识宫中规矩,往后还需劳烦二位多多指教。当下我还未曾正式行册封礼,二位还是先唤我郡主吧。”洛悠怜嬉笑着将他们扶起。
“娘娘说笑了,封后是早晚的事,奴才们也先贺喜娘娘了。奴才身后的这些宫女是内务府指派来伺候您的。”杜康说着,示意那些宫女们向洛悠怜行礼参拜。
“另外,太后娘娘吩咐了,这后宫之事由娘娘您一人做主无需回禀太后娘娘,宫里的规矩是除重大节日外,还有皇上,太后娘娘,和您的生辰,每月的初一,十五,三十都需前往寿康宫向太后行礼问安。如今也是免了。可见太后娘娘疼惜您。”
“不必了,还是依着规矩来吧。既然做了皇后就需以身作则,恪守本分,以全孝道,做天下之表率。劳烦公公替我去谢过太后娘娘了。”
朝堂上。
太后端坐在珠帘后的凤椅上,表情严肃。
皇上坐在珠帘前的龙椅上尽显威严。
“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太后娘娘千岁千岁千千岁。”众大臣高呼。
“免礼!”太后一声令下,众人起身。
“哀家今日将把玉玺交还给皇上,自今日起,哀家退居寿康宫颐养天年,由皇上亲政。望诸位爱卿能够恪尽职守,尽心辅佐皇上,为天下百姓杀贪官锄奸甯。”太后一席话浑厚有力,声音在殿中回荡着。
“臣等遵旨!”
“朕今日亲政,颁下第一份旨意,兹有天启国战王爷之女嘉华郡主洛悠怜,天资聪慧,敬慎贤德,勤宣令德,宜正位坤元,以昭万世,故册封为皇后择日行封后大典。”
拿到玉玺的箫庆瑞第一时间颁布了封后旨意,满朝文武虽不理解却也只能照做。
日子一天天过去,往事如烟,今后的路只会更加顺利平坦。
也不枉战王和王妃的悉心栽培,在未来的几年里洛悠怜和箫庆瑞一同联手打压贪官污吏,还天下百姓盛世太平。
乌蒙太后自退出朝堂后久居寿康宫极少出宫,唯有洛悠怜时常陪伴在她左右,太后的身子也是日益健硕,好日子终是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