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针逆转十一年

奶奶说走就走了。

一切都在意料之外却似乎又在安排之中。

就因为忍不住酿造来给母猪催奶的麦子醪糟香味。

奶奶一瓢下去当即就血管爆裂、七窍流血。

邻居发现第一个发现,顾不得恩怨放下手中活路跑去通知还在田里除草的爷爷。

爷爷赶到时,奶奶已经不行了。

他跟着爸妈心急如焚的赶回时,奶奶已经被洗净血渍,换上干净的衣服。

奶奶躺在了两个条凳架起的木板上,下面放着一盏燃着豆苗火焰的油灯。

他那时知道了生死的区别,但并不知道生死的规矩。

夜晚来临,他执意要爬上木板挨着奶奶睡觉。

家人痛哭着将他拉了下来。

奶奶没走几天,爷爷就突然跟着去了。

村里人都在穿着爷爷对奶奶重情重义的佳话。

而他却第一此感觉到了生离死别的悲伤。

这意味着他再也吃不到奶奶可口的饭菜、再也听不到爷爷的三国、水浒、西游记。

替爷爷抓土埋棺时,一个坚硬的物体被他抓起。

他心中一惊:“啊,石头!”

他手中的正是那块惹下滔天大祸的石头。

他再次陷入了选择的困境。

回到十一年后,他就能见到朝思暮想的女人和女孩儿。

可是这也就意味着他再也见不到道自己的父亲和母亲。

一边是儿时的父母、一边是虚幻却又真实的妻儿,那一边都在他心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位置。

见他用手中的石块疯狂的砸自己的额头嚎啕,父母赶忙过来安慰。

他准备赌一次。

如果时针转动,他就埋了石头留在儿时,如果分针活着秒针转动,他就回到那个亦真亦假的妻儿身边。

赌,往往就有结果,要么输,要么赢。

可不是所有的东西都可以拿来赌,就比如生命和情感,你赌不起,也输不起。

他松开合十的双手,却发现不但分针秒针没有动,就连逆转的时针也停止了。

他抓狂了,将石头和泥土扔进了放爷爷棺木得土坑,然后看着坑被被其他的泥土和石头填平。

有了牵挂,时时牵挂,埋了牵挂,了无牵挂。

他只能接受上天的安排,留在自己十一岁的时空里。

尴尬随着而来。

他一个有着三十三岁的成年人却要过着十一岁的儿童生活。

学习成绩?

他就是每天发呆走神,别人就是学着张恒凿壁偷光也干不过他。

每次考试都是年级第一,甚至高年级的考题在他那里都是小儿科。

父母欣慰至极,“小天才”的称号很快就传遍了他所在的县城。

如此下去,清华北大就是囊中之物。

要知道,真正的十一岁时的他可是被班主任封为“好动的大懒鬼”的学渣。

倒数第一才是他真实实力的体现。

各种光环接踵而来,他要学着十一岁的小孩儿去应对社会的褒扬。

他成了学校的宠儿,甚至县里教育系统的最高领导都亲自来表扬他。

因为在这个偏僻落后的小县城,考上清华北大绝对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

就是一个八竿子打不着的晚清时期状元,都被宣扬了上百年。

博古通今、学识渊博、才高八斗、文理通杀。

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间懂人生百味。

这样一个带着红领巾朝国旗敬礼的少年,试问谁不喜欢?

他依稀记得妈妈是因为补贴家用才求爷爷告奶奶的找到了一份幼儿园当做饭照顾孩子的保育员工作。

而今却成了幼儿园主动聘请妈妈去做这个工作。

爸爸也很顺利的就调动到了县里坐办公室。

一切都因为他是天才而完全翻转。

着就是所谓的“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他却云淡风轻,这一切都只不过是牛刀小试。

这个时空的人哪里知道,他是用一个三十三岁的人和一群小孩儿在玩儿。

根本就不在一个维度上的比拼,简直就是降维打击。

他顺利的进入了市里唯一的一所国家重点中学。

不过这次他不是父亲托关系缴纳了很贵的费用才成为这里的旁听生的,而是全凭自己的实力让这所重点中学求着自己进去的。

军事化管理在当时的学校很流行,三点一线:宿舍——食堂——教室。

通过这种方式,学校囚禁住了所有的学生的异想天开和行动自由,一心一意读书。

但他是个例外,学校领导亲自打招呼给他大开绿灯。

那道如同监狱的大门,别的学生要偷偷出去如同越狱,而他却来去自由。

别人还在抱着初中课本认真听讲,他已经开始给那些就要高考的学长讲解考题。

在别人的眼中和想象中,他已经是可以和很多杰出人才相互媲美的存在。

甚至十一年后,是神一般的存在。

这一切甚至惊动了最高学府的领导,他们忍不住这种未来可期甚至超出预期的诱惑,纷纷以考察联合办学为名来到了学校。

与其说是来和学校联合办学,倒不如说是来见他。

学校因此更加名声大震,一时间风头盖过了所有其它中学。

就连许多外省的学生都花高价来这里求学,学校一时间竟然宿舍不够用了。

六人间变成十人间、十人间还是不够就两间打通变成26人间。

即便是宿舍如此紧张,学校义无反顾的让他住进了靠近湖边的一间最大的最安静的宿舍。

甚至还给他装了空调、电视、配了沙发、大床。

当然,最大的手笔是给他买来了比校长还牛的最昂贵的电脑和数不清的书籍。

看书?

不存在的!

他第一件事情就是想“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可惜的是这个年代没有这个游戏。

万般无奈之下,他只好找到那个鼠标点杀小鬼子的设计游戏。

一段时间后,电脑能玩的游戏已经被他玩厌倦了。

他竟然开始翻起了书架上的书。

儿时除了小人书,其它的书一看就头昏脑涨的他开始体会到了“书中自有黄金屋”的真实含义。

从四大名著开始到四大禁书。

这些书籍无异于是火上浇油。

他萌生了耍一个女朋友的邪念。

其实他根本就不用耍,只需招招手,就有无数的学姐学妹会来到他身边。

于是他又对理工类的书籍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这种场景和他小时候看过的一部叫《棋王》的电影异曲同工。

往往一个人在隔绝的环境中才会创造奇迹。

不久后,他的许多小发明问世,其中还有不少获得了国家专利。

学校已经容纳不了他的灵魂和创造力。

他开始受邀周游全国,名利双收。

一个十多岁的孩子就这样成为了家喻户晓的神童、明星、富豪。

“儿豪”这个在几千年辞海中从未出现过的词天天刊登在报纸、书籍和你所能见到的纸质媒体上。

他已经不是一个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