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当爹的想要退休
果然不出她的所料,项链真的丢了。
虽然崔明月的心中对林牧的这个作品产生了一丝优越感,但是不可否认的是,这篇小说的文笔非常的老辣,让人忍不住想要继续往下看去。
后面的故事,崔明月也已经猜出来了一点。
这个女人肯定要赔偿给闺蜜一条钻石项链,那么可想而知,她今后的生活会变得多么凄惨。
看来这个故事是要告诉大家,贪慕虚荣,将会要付出多么大的代价。
不过,崔明月还是继续看了下去。
结果,没有出崔明月的所料。
【两人在寻找了三天之后,一无所获,只能拿着项链的盒子去找珠宝店。
最终,在一家店里找到一模一样的钻石项链,但是这条项链的价值是三万六千法郎。
但是,他们哪有这么多的钱啊,男人的手里只有一万八千法郎,这是他的父亲留给他的。
剩余的就只能去借了。
他把自己整个下半生都押上了,不管能否偿还就冒险签下字据。他深知未来会有无限烦恼,经受极端的贫困,物质上会饱尝匮乏,精神上会历尽磨难;尽管对这种前景满怀恐惧,他还是把三万六千法郎放到那个商人的柜台上,取来了那副新项链。
当她把项链还给闺蜜的时候,对方一脸没好气的说道,“你应该早点还给我的,也许我用得上呢!”
但是让她心中稍安的是,对方并没有打开盒子,她生怕对方发现里面的项链被掉包了。
之后的生活,她终于体验到了缺吃少穿的人的那种可怕的生活。
但是,可贵的是,她已经断然而且勇敢地拿定了主意:这笔骇人听闻的债务必须偿还。
于是,他们辞退了女佣,搬进了一个简陋的小阁楼里。
她可算体验到了笨重的家务劳动和厨房里的讨厌活儿。锅碗瓢盆都得她自己洗刷,油腻的陶器和铁锅底磨坏了她玫瑰色的手指甲。脏衣服、衬衫、抹布也都得自己洗,然后凉在绳子上。她每天早上把垃圾搬到街上,再把水提到楼上,上一层楼都要停下喘一口气。她穿着和普通平民一样的衣裳,挎着篮子上水果店、杂货店、肉店,没完没了地还价,一个苏一个苏地捍卫她那可怜的钱袋,免不了经常挨骂。
这样的日子,过了十年。
他们用了十年的时间,还清了债务。】
崔明月也是深深的吐出了一口气。
虽然她只是一个读者,但是她也从这个字里行间感受到了那股足以让人绝望的压力。
但是,让她感觉到震惊的是,这个女人的变化。
从一个好高骛远,自命不凡的女人变成了现在这个踏实能干,老老实实的女人。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条项链。
这可真是让人感慨啊。
看到下面还有一小段,而且崔明月看到了那个熟悉的名字,弗莱斯蒂埃太太,就是那个项链的主人。
看来最终的结尾是要煽情啊,两个闺蜜再次相见,境遇大大的不同。
一个是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一个是不敢告诉对方真相。
但是这个时候,相信这位夫人,应该会大胆的告诉对方,当年的真相了。
估计结尾就是两人热情的相拥。
虽然这个女人用了十年的时间来还债,但是她也通过这件事情,完成了自己的蜕变。
应该就是这样了。
崔明月自信的继续看了下去。
【有一个星期天,她去香榭丽舍大街遛弯儿,缓解一下一周的劳累。
笃地,她看见一个妇女带着孩子在散步。原来是弗莱斯蒂埃太太,她还是那么年轻,那么美丽,那么动人。
罗瓦赛尔太太非常激动。去跟她说话吗?去,当然要去。债务都还清了,她可以把一切都告诉她了。为什么不呢?
她于是走了过去。
“您好,让娜。”
对方竟一点也没有认出她来,听见这平民女子如此亲昵地称自己甚感诧异。
“可是……太太!……我不知道……您大概认错人了吧。”
“没有。我是玛蒂尔德·罗瓦赛尔。”
她的朋友大叫一声。
“哎呀!……我可怜的玛蒂尔德,你的变化真大呀!”
“是的,自从上一次跟你见面以后,我的日子很艰难,甚至可以说是穷困潦倒……而这都是因为你!……”
“因为我……这是怎么回事?”
你总记得你借给我去参加部里晚会的那副项链吧。”
“记得呀,那又怎么啦?”
“那又怎么啦!我把它丢了。”
“怎么会呢!你不是还给我了吗?”
“我还给你的是另外一副一模一样的。为了买它,我们整整还了十年的债。你知道,对我们来说这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被弄得简直一无所有。终于这一切都结束了;我太高兴了。”
弗莱斯蒂埃太太停住脚步。
你刚才说,你买了一副钻石项链来代替我那一副?”
“是呀。你没有发觉吧,是不是?那两副真是一模一样。”
她微笑着,自豪而又天真地暗自庆幸。
弗莱斯蒂埃太太却大为震惊,抓住她的两只手:
“哎呀!可怜的玛蒂尔德!我的那副是假的呀。顶多值五百法郎!……”】
故事戛然而止,但是崔明月感觉到自己的背后出了一层透汗。
这个结尾……
崔明月根本无法用言语来形容。
她把后面的一切都猜对了,而且还沾沾自喜的对林牧表示了一丝的不屑。
虽然说文笔老辣,但是后面的故事已经没有什么悬念可言。
没想到,最后的结尾,那条让这位太太后半辈发生翻天覆地变化的项链,竟然是个赝品。
崔明月不由的浑身颤抖,如果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的身上,那将会是怎样的感觉呢!
崔明月不知道,因为她根本无法体会那位太太的心里历程。
但是,她知道,这篇文章,太伟大了。
这篇文章的作者,竟然和今天早上她刚刚看到的那篇《喂——出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
虽然过程看上去平平无奇,但是最后的这个结尾,直接可以把人吓得直接蹦起来。
大师啊,这就是大师的水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