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1985当渔富
现在工厂和企业的招聘需求虽然相对稳定,但受到政府计划的限制,扩招和裁员的情况不多见,因此想找到一份正经的工作并不容易。
陈大海停顿了一下,瞅了瞅站在一旁的陈有亮,语气里多了几分劝导:“这事儿啊,不能急,先干个半年洗盘子的活儿,咱家这饭馆刚起步,也没赚多少。
工资是低点,每个月25块钱,但等你学了手艺,做上学徒,几年后成了老师傅,工资可就是80到100块一个月了,那时候日子过得就舒坦了。”
陈有亮听到这儿,低头琢磨了一会儿,觉得这条路子确实不错,能有机会去镇上发展。
他悄悄瞄了一眼站在旁边的陈有鱼,最近几天,自家这小老弟这些天捞的鱼都不差,日子过得也挺顺当的。
一旁的陈大富见自己家娃子犹豫不决,“跟着去,这可是个好机会,学点本事总比天天瞎混强。等成了大师傅,那可是有出息的,赚大钱的路子可就来了。”
陈有亮低头沉思了片刻,心里权衡了一下,最后还是点了点头,答应了下来。
这时,陈有鱼正站在一旁,心里翻涌起一股说不出的感觉。
上辈子,他记得大伯的两家饭馆后来因为经营不善倒闭了。
现在看着大家现在高高兴兴的模样,他也不好说什么扫兴的话。毕竟大伯平时对他们家一直挺好,陈有鱼心里想着,也许自己能在关键时候帮上一把。
李静在旁边听着,也有些急自家小儿子的前途,忍不住说道:“我们家鱼崽子这几天煮的粥还挺有一套的,我看他还真有点当厨师的潜质。大海,要不你也抽空带带他?”
陈大海听了,抬眼瞅了瞅陈有鱼,心里有点为难。
毕竟他现在两家店都刚起步,欠的钱还没还上呢,实在是腾不开手。
再说了,煮粥嘛,能有啥讲究?这玩意儿没啥技术含量啊!不过他脸上丝毫没露出难色,依然笑呵呵地说:“这不还没赚钱呢,先让有亮过去试试。如果有鱼娃子有兴趣,以后有空可以过来学学。”
接着,陈大海和陈大富走到院子外头继续聊,话题慢慢转到饭馆的开业筹备上,事情挺多挺忙的。陈大富作为弟弟,自然要过去帮衬,忙里忙外的。
天都黑了,家里除了陈有鱼,其他三人都去了陈大海家,正一块儿讨论开业的各种细节呢。
陈有鱼则是没有过去参与进他们的话题,而是径直去了后院,发现老妈子已经把鸡圈给收拾好了,只差去镇子里边弄几只家禽进来养。
看来老妈子的家禽养殖计划,已经正式启动了!
陈有鱼洗了个凉水澡,累了一天,脑子一片混沌,倒在床上,两眼一翻…..
第二天凌晨,天还没亮,陈大富就起了床,打算安排今天的出海。
可刚一落地,他就咧着嘴皱起了眉头,脚踝隐隐作痛。
昨晚跟陈有亮那娃子回来的很晚,黑灯瞎火的回来不小心踢到了石头,崴了脚,没想到这会儿竟肿了,根本走不了路,更别说出海了。
陈大富坐在院子里,叹了口气,把陈有鱼和陈有亮叫到跟前,“亮子,今天你和你弟把柴油发动机安到船上,出海的事儿就靠你了。”
陈有亮点点头,二话不说就去收拾渔具了。
陈大富又仔细检查了一遍发动机,确认没啥大问题后,叫来陈有鱼,说:“今天你跟着你哥出海,熟悉熟悉。”
“别光顾着看,能帮忙的地方多动手,学着点。”
陈有鱼嘿嘿一笑,信心满满地说:“放心吧,爸,我可是老司机了。”
这可不是吹,他58岁那年可是骑着摩托征服了一百多条山路十八弯,牛坏了。
当然,最后那一条的弯路才叫绝,一个拐弯冲下悬崖,直接一个跨时空弯道把他甩回了1985。
陈大富一脸迷茫地琢磨着“老四季”是啥意思,怎么想也想不明白。
天刚放亮,海风带着咸咸的味道扑面而来,两人站在船头,陈有鱼拿着他那根小竹竿,将鱼线提前绑好,陈有亮则习惯性地收拾好船上的渔网后,拿来把手启动了柴油发动机。
发动机“格拉格拉”地发出一阵刺耳的异响,像是要散架似的。
听这声音就很不对劲,陈有鱼皱起了眉头,忍不住问道:“你确定这发动机真修好了?听着像是要完啊!”
陈有亮倒是镇定,抓起一根木棒子,对着发动机油箱狠狠敲了几下。果然,发动机在他这“物理修理”下,突突地恢复了正常运转。
他得意地对小老弟甩了个放心的眼神:“别怕,老毛病了,犯了敲一下就好。”
有毛病的发动机才开得稳当,一切都尽在掌握当中好吧!
陈有鱼嘴角一抽,不怎么靠谱啊,心中隐隐有种不好的预感。
这会儿眼皮直打颤呢,很不对劲!
这趟出海感觉要遭!
随着柴油机轰轰地启动,船渐渐驶离海岸,船头劈开水面,发出阵阵“哗哗”的声响。
而此时,大浪村内,张小海清晨早早地就来到了陈有鱼家,打算蹲人。
本想他都这么早过来,比谁家起得都早,想着这回肯定能碰上陈有鱼,然后一起出去耍。
可谁知锁了门,爬上围墙往院子里一看,院子里空空荡荡,一个人也没见着。
心里一阵郁闷,平时他和陈有鱼可是形影不离,从小玩到大,就连他家里老父亲都拦不住他。
可这几天算是怎个事?
我鱼哥人呢?
被谁拐跑啦?
张小海刚想转身离开呢,路的另外一头传来了自行车铃声。
郭秋鱼瞅了张小海一眼,就骑着车子停靠在泥墙边,然后脚踩在自行车的脚踏板,踮起脚敲了敲院子内,她四处瞧了一圈,发现没有人在家,有些失落,便径直问张小海:“陈有鱼去哪儿了?”
看着眼前戴着草帽的姑娘,张小海也懵,“我也想知道。”
没找着人,郭秋鱼想起还有正事呢,笑嘻嘻瞅着江小海,道:“今天再帮我收300斤蛤蜊,分两次送到镇里的两家大饭店,算你4块钱。”
张小海挠了挠头,昨天那累成狗的体验让他内心非常抗拒,可是这钱又给刚好到位,心痒痒的,拉快点,差不多一个小时一趟。
可似乎挖蛤蜊还要轻松点来着?
哦?这小靓仔,还在犹豫呢?
郭秋鱼眯着眼继续说:“村里采购是限时限量的,我们这是长期合作,后面酬劳按送货量来定,你不来我可找别人了啊!”
江小海咬了咬牙,心一横:“我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