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从任务失败开始
当杨厂长决定先办一个‘试验车间’来推行‘三规三效’的时候,最高兴的莫过于李副厂长了。
因为杨厂长必定是没有时间来管理这个‘试验车间’的,而除了杨苏民之外,也只有他有资格来领导推行‘三规三效’了。
接下来的时间里,众人开始讨论‘试验车间’的挑选。
首先制定了在厂各办公室推行‘三规三效’的条例,在座的都是各办公室的直属领导。
至于各部门下面的直属科室,则由各科室的直属领导负责进行说明,并严格执行推广‘三规三效’。
其中比较主要的科室是,归属于后勤部的宣传科,李副厂长在会上做了保证。
一定会做好宣传科的工作,不会惹出麻烦。
等安排好在厂各部门办公室的推行策略之后,时间也到了中午,不过这个时候众人也没有吃饭的想法。
杨厂长旁边的秘书看了看正在激烈讨论的众人,他也就放弃了叫杨厂长吃饭的念头。
会议室中的领导们不走,他作为厂长秘书肯定是不能离开的,只能陪着众人一起饿肚子。
试验车间最先确定了由李副厂长领导,然后就在车间选择上,众人陷入了分歧。
按照财务部部长,钟和同的话,“不如就先在李副厂长负责的下属库房开展工作吧。
毕竟李副厂长不是太了解车间的情况,而且除了问题也不会影响厂里的效益。”
这李副厂长好不容易有机会,在车间提升威望,还能顺势安插自己人。这么好的机会,他能放弃么?
所以就说:“库房肯定是要搞的,但是厂长都说了办‘试验车间’,库房能算是车间吗?
我看不如就把第一车间规划成‘试验车间’吧!”
这李富强想的挺美,第一车间那是厂里最重要的一个车间了。
他话音刚落,技术部的部长刘建业就开口反对,说:“我反对!第一车间不止任务重,而且还是咱们厂的技术标杆。
万一出点什么乱子,那对厂里影响太大了。”
刘建业的话确实有道理,第一车间对轧钢厂来说太重要了,这里要是出了什么乱子,恐怕会影响到整个轧钢厂。
这时候李副厂长退了一步,说道:“刘部长的话确实有道理,那我看不如就选第三车间吧。”
其实李副厂长也知道,自己选第一车间作为试验车间是绝对不行的,他要的就是别人出面阻拦自己。
这样他退一步选第三车间,这样一来阻力就小了很多。
第一车间不能轻易动,那好,我连第二车间都不选了。我直接选第三车间,这下你们就不好挡着我了吧!
郭英卫听到李副厂长选第三车间,也跟着说道:“我觉得第三车间也比较合适,第三车间本来任务就比较轻。”
杨厂长也开口说道:“那就选第三车间吧,第三车间平时的任务不是帮第一、第二车间查漏补缺吗。
以后让第一、第二车间自己多费点心,把第三车间划分为试验车间。
李副厂长,你对于第三车间的情况了解多少?你准备怎么开展工作!你先拿出一个推行方案,然后咱们再作讨论。”
这规定不是直接传达下去就完事了,你要时刻的关注车间的情况,最好是能彻底掌控住整个车间。
对于这一点,杨厂长还是比较担心的。因为李富强对于下面车间的了解,几乎等于没有。
更何谈他能掌控的住整个车间了,所以杨厂长才会让他拿出一个方案来。
如果李富强拿不出一个可靠的方案,那‘试验车间’就只能暂时搁置了。
李副厂长显然没有料到情况会是这样,本来他还以为比较简单的。
决定了试验车间直接把‘三规三效’推行下去就行了,这突然之间让自己拿出一个方案来,他还真是一点准备都没有。
所以当听到杨厂长让他拿出方案之后,他愣了一下然后转头看向李正,他觉得李正既然能拿出‘三规三效’,那他应该也能帮自己整理一个方案吧!?
想到这里李副厂长点头应了下来,然后众人又继续讨论了一下,关于防止推行‘三规三效’时出现的各种问题。
以及出现问题时的解决办法,提前做好准备,以防出现问题时有措手不及的情况发生。
等讨论完这些之后,时间也来到了下午3点多。
杨厂长抬头看了一下时间,说道:“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大家回去做好准备,记得及时通知下属单位做好准备。
最后,李副厂长记得早点拿出‘试验车间’的推行方案。
好了,大家散会吧!”
当听到散会的声音之后,众人整理好自己的东西,开始陆续走出办公室。
“小正,你来一下我办公室。”
杨厂长叫住了李正。
李正点点头,说了声“好的”,就直接跟着杨厂长走了。
本来,李副厂长还想让李正帮自己想个方案出来,现在他只好先等等了。
李正跟着杨苏民一路来到了厂长办公室,等进了门两人前后落座之后,王秘书给俩人分别倒了一杯水。
“小王,你先去吧。”
杨厂长示意王秘书先出去,看样子是要私下和李正说些什么。
等看着王秘书出去把门关好后,杨厂长说:“小正啊,你今天这份‘三规三效’做得好啊。”
李正:“杨厂长,您过奖了。这是我应该做的。”
杨苏民:“小正,我知道这个‘三规三效’是个好东西。你应该也看得出,我本来是不想推行‘三规三效’的。
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不等李正开口,杨厂长接着说:“其实,我不是怕引起厂里的动荡。我也不是怕冒险,而是时局不稳啊!
你也别多想,我叫你来没有别的意思。有些事情你不明白,跟你说了反而对你不好。”
李正当然不是不明白,他就是太明白了,现在这个时期确实太难了。
杨厂长需要考虑的地方太多了,不只是厂里的问题,还有厂外的问题,以及上面的风向问题。
现在这个时期,如果他管理的轧钢厂出了问题,那他的zheng治生涯,基本可以宣告结束了。
“没事,我明白您统筹全局不容易。我也只是有这么个想法,所以整理出这么个规定。
我只能看到眼前儿这点地方,肯定不如您高瞻远瞩看得远不是。”
李正的话把自己放的很低,我就是看着眼前的事,做出的东西适不适合你说了算,我一点也不介意。
李正的话让杨苏民很受用,他点点头,接着说:“小正,我估计李副厂长肯定要找你要方案,你是怎么想的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