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92:从校花同桌开始
和秦可欣一起从办公室出来后,两人就分开了。
秦可欣要回宿舍准备午饭,李遥则在校门口搭上了公交车。
90年代的公交车,都是燃油汽车,这种公交车的挡风玻璃很大,司机的视线很好。
这个年代,马路上最多的就是自行车和公交车。
可以说,这是一个公交售票员的好时代。
他们手里拿着一面写着“慢!”的红旗,敲在车窗上可以驱散四周的自行车,
胸前挂着一个木制的票架,花花绿绿放着一排车票。
售票员的观察和心算能力一流,上来几个人买几张票,几个是月票,收到多少钱,该找多少钱几乎瞬间算出,分毫不差。
他们的肩上总是背着一个灰色背包,包里面有各种大小钞票,总是习惯于将大额钞票绑在一起,小额钞票则整齐堆叠在一起。
等快到终点站,乘客渐渐稀少之后,售票员们就提前开始轻点钞票,十张毛票一叠,还有把几十个硬币用纸头包起来的,动作之娴熟令人叹为观止。
实际上,对于享受过新时代便捷交通的李遥来说,90年代的公交乘坐环境,绝对不会比两千年前的古罗马斗兽场更有人情味。
一旦即将发车的公交车入站,那就好像开了一个真空吸人器,乌泱泱的人被快速吸入车内,
霎时间,车里沸沸扬扬。
有被人踩到的咒骂声,有争抢座位的吵闹声,甚至还有奇葩的加油呼喊声。
好在今天是工作日,这会儿又是人们吃饭的时间,李遥花了三毛钱坐在了车尾靠窗的空座上。
……
十五分钟后,
“联华超市到了,有下车的抓紧时间啦!”
公交车没有语音播报,到站下车全靠售票员用嗓子吼。
李遥跟着人流下了车,站在了清源市最大的超市外面。
说是最大,可实际上占地总面积不到200平,
不过这在当时,已经算得上不小的规模了。
要知道,这时候国外资本还没有进驻,没有经验可学习,联华作为本土超市,能发展成这样,已经非常不错了。
再说了,就算再小,也比学校的小卖部强不是吗!
李遥这次来联华超市的目的,就是为了购物。
毕竟中午不能总是吃咸菜萝卜干吧。
一进超市大门,就是蔬菜区。
不得不说联华的设计概念,在当时还是非常新潮的。
超市为了满足市民对品质的要求,在开业之初,就推出了“净菜进超市”。
要知道,这时候的清源市还没有标准化菜场,老式菜场里面人声鼎沸,蔬菜混合着泥土的腥味。
但是在联华,就可以买到小巧洁净的包装蔬菜,蕃茄、辣椒、萝卜、土豆、茭白、黄瓜、丝瓜、卷心菜……
不仅新鲜,卖相也好,回家直接可以做成盘菜。
虽然这时候人们还是更习惯于逛老式菜市场,但李遥知道超市里的包装蔬菜今后必定会成为趋势。
再往里面走就是零食区了,李遥注意到这片区域有划分两块,一个国产专区,一个是进口专区。
进口专区出售的都是国外进口零食,相对应的,价格也是非常昂贵,一般人家肯定是消费不起的。
但李遥就没有这个顾虑。
棉花糖、曲奇饼、薯片、可乐、巧克力……
不管三七二十一,通通扫到篮子里。
结账时,售货员一脸惊讶。
“先生,你确定这些都要吗?”
“没错!”
“好…好的,一共524元!”
联华超市开业以来,这位售货员还是第一次见到一次消费这么多的顾客。
524元,差不多是她三个月的工资了。
注意到李遥身上穿的是校服,售货员猜测对方大概是哪家有钱人的儿子吧。
······
另一边。
林萧刚回到家,就把自己床底下的铁皮盒子拿了出来。
“一块。”
“五毛。”
“一毛。”
“……”
盒子里面装的是他这些年的压岁钱,很多都是一毛一毛的小票子。
他仔细数了一下,一共是十七块三。
“儿子,吃饭了!”
这时,厨房里传来母亲的声音。
“好,马上!”
林萧赶忙应了一声。
看着散在床上的一大堆零票子,林萧想了想。
最终一咬牙,心疼的将七块三毛钱揣进口袋。
剩下的十块钱则重新放回了铁盒子里。
······
下午两点十分,李遥在校门口下了车。
当到班里时,苏雪儿已经坐在位置上了。
“来的挺早啊!”李遥微笑着打了声招呼。
苏雪儿却小脸一撇,小声嘀咕道,“关你什么事!”
李遥笑着摇了摇头,知道对方八成还在因为上午的事情生气。
就在这时,林萧风风火火的从教室外面跑了进来。
“雪儿,我有东西要送给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