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返1983海洋猎场

谢海洋是被村里的大喇叭吵醒的,回来以后太累了,洗完澡躺着躺着就睡着了。大喇叭一般很少有动静,肯定是有什么事情通知,坐起来支着耳朵等了一会。

“喂喂喂,各位村民请注意,各位村民请注意啊。我是村长王保国,啊,接到上级通知,明天白天,有个台风登陆我们市。风力那个,很大啊,啊,风力很大。各家渔船不得出海,重复一下啊,各家渔船不准出海。明天早上停电,望村民互相转告,互相转告。”

原来是台风,难怪了,这种通知都是反复的喊话好几次,自己刚才就是被它吵醒的,一开始也没听清楚讲的什么,自己不是本地人,大喇叭声音有点失真,听着模模糊糊的。

夏天台风就是比较多,有时候一场接一场的,出海捕鱼不容易,完全是看天吃饭。稍微风大一点就不行,就村里的那种7.8米的小木船可扛不住海上的狂风和水面下汹涌的暗流,很容易触礁。那种天气下,人只要落了海,基本就没了,水性再好也没用,暗流裹着你往礁石上撞。

村子里不信邪的,或者有侥幸心理的,已经死了好几个了,只要有台风天,大喇叭就会响,村里干部也会拿个破锣按家按户的通知。

谢海洋回来的时候小梅就不在家里,现在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估计在丈母娘家,他简单处理一下石九公,熬个鱼汤。时间不早了,晚饭就吃鱼汤吧,等小梅回来再给她加一点面条…

说曹操曹操到了,小梅挺着肚子回来了,怀孕5个月的肚子已经开始鼓起来了,看着不是太大。

“干嘛去了,一觉睡醒发现你还没回来”谢海洋看见小梅回来,就在鱼汤里加了一把面条。

“回我妈家了,大嫂娘家送来几只野鸡,妈炖了一只喊我和几个小的吃。”

“大嫂刚才有点不高兴,我就说不用不用的,妈非得拉着我回家”小梅坐在桌子旁埋怨着

“那咱下次就不要去了,省的你嫂子说妈偏心”

“等台风过了我去趟镇上买点东西回来,家里缺油缺米的,胰子也用完了,你也帮着想想需要买点啥,我一块堆买了带回来”

“以后想喝鸡汤和我说就行了,咱们自己买,不让妈夹在中间难做”谢海洋一边说着话,一边給小梅乘鱼汤和面条。

“你碗里怎么没有面条啊,我这么多吃不完,分一半给你”小梅拿过谢海洋的碗,挑了一半面条给他。

“锅里还有两条鱼,你吃完我再给你乘,我随便吃一点去码头给咱爹帮帮忙抬一下货”

“我吃不完,下午喝了一肚子鸡汤,哪里还吃的下”

“吃不完也得吃,鱼汤有营养,多吃点,现在两张嘴呢,下午喝的鸡汤到现在早消化了”快速吃完从裤兜里掏出卖货的钱放在小梅面前“呐,这是下午抽水坑挣得,你收着。”

“啊,又挣钱了,多少啊,我数数”小梅说着就准备放下筷子数钱。

“先吃饭,鱼汤凉了不好吃,钱都交给你了,还怕跑了?”

“我走了,你自己在家待着,一会我就回来了”谢海洋走到院子里看见小黑,又回头叮嘱“锅里的鱼吃了,面条吃不下留着给小黑”

“好~知道了。你去吧,把院门带上”小梅一只手已经把钱抓住了,一脸财迷样笑着答应着谢海洋,接着自言自语道:“真是的,不把钱数了,哪里有心思吃饭啊。”

谢海洋紧赶慢赶的一路带小跑,码头上很多人,闹哄哄的。买鱼卖鱼的都有,妇女们焦急的等着自家的渔船,生怕出事。老丈人的渔船已经靠岸了,两个舅哥正抬着一担鱼下船。

“爹,我来帮忙”

“大哥二哥,今天收获怎么样,有没有抓到大货?”

“还行,但是没有大货,海洋一会结束的时候带点虾拿回去”两个舅哥配合着搬鱼筐。

“那个不着急,二哥,你帮爹把鱼筐拽过来吧,我和大哥往车上抬就行”

“那行,你注意点别闪了腰,这一担百十斤重呢,慢慢来,不着急”二舅哥拍了拍谢海洋肩膀,去帮他爹把鱼筐往船边拽。

老丈人是个老实木纳的中年汉子,和大多数海边渔民一样,风吹日晒的脸庞看着有些老态,沉默寡言的,平时遇上了只会点点头,最多加上一句,来啦,吃过没得。此时老丈人正吭哧吭哧的一个人拖着鱼筐,有点费力,谢海洋站在岸边赶紧招呼二舅哥去帮忙。

码头上停靠着的渔船很多,铁皮船只有3艘,老丈人家这条是近海单拖网船。长十几米,两头翘起来,像似一个躺在海里的月亮,船身用油漆刷成蓝色,船头一左一右画着两个黑色的眼睛,一个朝上看,一个朝下看。这个眼睛是有说法的,不过谢海洋不是很清楚。

鱼获都已经分拣好了装在鱼筐里,一担有个100斤的样子。两人抬着鱼筐先放在从收鱼点借来的平板车上。最后才会推过去过秤算钱。

“爹,下午村里大喇叭说明天有台风,不让出海呢”谢海洋干着活想起来大喇叭的事,就和老丈人说了一下。

“又来台风啊”老丈人直起腰,用手锤了锤,抬头看了看天,欲言又止。

“他娘的,天天刮台风,前两天刚停,明天又要来。这样下去一个月都挣不了几个钱,家里一家老小喝西北风啊。”二舅哥愤愤不平的踢了一脚船舷边的破轮胎,骂骂咧咧的。

“那有什么办法,本来就看天吃饭的活计,老天爷不赏饭吃没办法,又不是我们一家,别人都这样。我说老二,别把火撒在船上,小心咱爹抽你”大舅哥叼着烟,显得很平静。他跟着鱼船出海的年头久一点,都有点习惯了,身上有点老渔民的感觉了。

忙活了一会,老丈人开着船去旁边的避风港停靠船只,现在靠岸的地方更接近收鱼点,这个小码头方便大家临时停靠,加油,加冰,处理鱼获。

平板车上装满了鱼筐和桶,桶里装着零星的鱼虾螃蟹,数量不多,不值得出售,通常是带回去一家老小吃一吃。

谢海洋帮着推了两趟,才把今天的鱼获全都推到收鱼点,接下来就是排队等着秤鱼卖钱了。

“今天小黄鱼卖到9分钱了,比前段时间多1分,咱家今天这1000多斤能赚不少呢”二舅哥跑去前面打听价格,现在挤了回来对着两人说道。

“大哥二哥,我就先回去了,小梅一个人在家里,我不放心”

“等会一起吧,拐个弯去你那拿点虾给你们吃,这里这么多呢,家里也吃不完。”

“就是,急啥,爹还没回来呢,等会一起走,路上说说话,快的很。”二舅哥在边上也帮着说话

“不了不了,我吃过饭来的,你们留着吧,回去给小孩吃”谢海洋摆摆手就告辞了。

哥俩还在后面挽留着,说要一起走。他装作没听到,快速离开码头。

谢海洋回去是有原因的,前面排队的只剩两家了,马上就轮到老丈人家算账,自己只是单纯的来帮帮忙的,留在那等着不好看,每次这三人都以小梅需要补身子的由头塞点钱给他。

以前怎么样不去管了,现在自己能挣钱了养家,万万不能再让小梅娘家那边三天两头的帮衬了。时间久了嫂子们也有意见,舅哥他们住在一起还没分家,这几年挣得钱用来买船了。家里有好几个小孩,日子也不是很好过,眼下需要攒钱盖房子。

以前全家干活挣工分,一年下来换成粮食还不够吃的,幸亏靠着海边还能在不忙的时候搞点鱼。现在慢慢允许民间自由交易了,日子好过多了,勤快点就能吃饱还能攒点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