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流1983,纯真年代
顾冬这开心还没几秒钟,顾夏就鄙视的看了过来:“哥,你想什么美事呢?要是真的每一个都能修好,那别人怎么不去修?”
顾冬倔强的伸长了脖子,说道:“那是因为他们没有你云阳哥的厉害。别人能修收音机吗?”
顾云阳看着这两兄妹在这边说话,也是无语。
“好了,别想那美事了。也不是每一台收音机都能修,而且问题是,也没有那么多收音机。”
虽然说,收音机是这个时代人结婚的三转一响中的一响。
说起来好像是必备的。
但也不是谁家都能买得起的。
这东西贵不说,也不是谁家都有用。
有钱,自然是先顾着另外三转来买。
自行车,缝纫机,哪一个不贵?
给女儿置办嫁妆,除了这些,还有一些衣服之类的压箱底的。
收音机还真不是每家都有。
而且坏了之后,也不是每一台都能修好。
不过虽然不能做大做强,但该收购的,还是可以收购。
顾云阳想了想,说道:“你出去看看,如果能收购的,就收购回来。就算是坏了,修不好。其中一些零件也是可以用的,没准两三台就可以凑出一台好的来。”
顾冬点点头,显然是上了心。
顾云阳看着这剩下的一台,坏的有点狠。
不够零件,显然是修不好了。
他收起来,等顾冬再收几台坏的,凑一凑,没准就能修好一台两台的。
这东西二手的,就算是修好的,也好卖。
三四十应该是能卖到的。
最不济的,就卖个三十块好了。
这也是一笔不小的数字。
一个普通的工人,一级工,一个月也就是二十几块。
二级工多一点,大概是三十块,也就买一台这样的收音机。
这么看来,就知道这钱多好赚了。
剩下的手电筒,顾云阳检查了一下,三个修好了两个。
主要是其中的零件有问题,加上奶奶凌云秀的这个电筒也有点问题,整合起来,一共有三台手电筒是好的。
凌云秀感慨道:“看起来,还是得读书啊。不读书怎么会修这个。”
顾夏斜眼看了看自己的哥哥,读书也不一定会修啊。
顾冬那个气的,要不是顾云阳起身,将手电筒拿给他,说到:“你去问问村里有人要买这个么?五毛钱卖掉。”
这东西,三毛一斤买回来的,光是一个手电筒的外壳,压根就没有一斤。
五毛钱一个卖掉,赚的利润已经不少了。
当然了,村里人要是不要,拿出去卖,还会贵一些。
如今这年头,一斤肉才六毛。
这利润已经不少了。
顾冬点头,和村里人打交道的,买点啥的,都是顾冬去跑。
顾云阳已经在给他培训,为将来做销售做准备了。
顾云阳想着,又开始打造一些蚯蚓盒子。
多养殖一些蚯蚓,如今这些蚯蚓已经差不多养了一周了,有一些居然已经开始产卵了。
这就看到了希望。
过一段时间,再买一些米糠,大豆之类,做成精饲料,喂养鸡鸭。
这个业务,就起来了。
正做着呢,顾冬带了几个人回来,一看全是长辈。
上来就问:“云阳伢子啊,你会修电筒?”
好吧,没想到就卖了两个电筒,就迎来了这么多的业务。
都是长辈,难道还能收钱?
接下来,到吃完饭之前,顾云阳都一直在修理电筒上。
南竹村比较穷,其他的电器也没有。
唯一的电器,大概也就是手电了。
就连做饭,都是顾夏去做的。
忙活了半天,终于是把长辈都给送走了。
顾云阳松了口气,想着还好南竹村现在还穷。
这要是都有电视什么的,那修理起来,就麻烦了。
“吃饭了。”顾夏说了一句,自顾自的添了饭,顾冬张了张嘴,也没说话。
好在顾云阳赚了点钱,也不至于真的吃穷。
不过妹妹这和爸妈闹了别扭,他在中间很为难啊。
“行了,快吃吧。反正都做了。”顾云阳催促了一句,自己赶紧开始吃了起来。
中午吃了红烧肉,这晚上没肉,还真不习惯。
偏这个时候的人,能有个鸡蛋吃已经很不错了。
想吃肉?
那还真是有点奢侈。
第二天,顾云阳特意跑了一趟宜河县城。
顾冬去卖鱼块,顾云阳就去买了几只鸡苗。
这鸡苗还真不便宜,一只得要七八毛,都够一斤肉了。
好在只是母鸡比较贵,公鸡就比较便宜了。
如果是家里养鸡,一群母鸡,只会要一只公鸡。
养的多了,其他的公鸡都是要阉割掉的。
如果不阉割,存在两只以上的公鸡,那完了,肯定是天天打架。
没用多久,顾冬就把都豆豉鱼都给卖完了。
不过看他一脸郁闷的神色,顾云阳有些奇怪:“这是怎么了?”
顾冬道:“本来还都挺好的,有个大妈买鱼块的时候,总要多尝几块。我都给的高高的,她还嫌不够,最后还差点用手抓了几块鱼块。”
顾云阳也无语,爱占便宜的人很多。
但像是这种占便宜这么明显的,让人讨厌的,也不多见。
“好了,别想那么多了。一样米养百样人。以后见得多了,这种人也不是个例。走,回去了。明天你还是来这里卖鱼块,我带夏夏去常家村做大席。”
原本想着三个人一起去的,多少能帮点忙。
但这起了一个生意,总不好半途而废。
而且每天都能赚个十几二十几块的,也不算少了。
顾冬点了点头,应下了。
回来后,把鸡苗给了顾夏,她果然是开心的很。
眼睛里的光芒,十分的耀眼。
顾冬道:“就这么喜欢养鸡吗?”
顾云阳摇头,顾冬不懂这些。
他却是懂的。
“别想那些了,这些可不是鸡苗。”
“不是鸡苗,那是什么?”顾冬反问。
“是希望!”顾夏斩钉截铁的说道,同时看了过来:“这些,是我赚钱,是我去读书的希望。”
实际上,这些天,他们赚的钱,足够送顾夏去读书的。
顾夏很聪明,虽然读了初一就辍学了。
但看顾冬的书本,也自学了不少。
今年下半年,就可以去读初二,应该是没问题的。
顾云阳想了想,还是打算过些天再说。
“明天夏夏跟我去做大席。”
“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