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刻骨铭心的事
等待,是漫长的,也是痛苦煎熬的。毕竟,等待的结果往往都是出人意料。
这一晚,是我人生中最漫长,也最难熬的一晚。
医院空调开得很足,没有空调被,在冰冷的座椅上彻骨寒冷,空气弥漫着浓烈的消毒水的味道,仿佛呼吸的是别人正一点点流逝的生命。
期间,母亲用哭哑了的声音喊我去睡会儿,但在这样的情况、这样的环境下,即使再困又怎么睡得着?
再者说,万一,父亲手术出来,我们都睡着了怎么办?
而我们不知道的是,父亲做完手术后直接被推进了ICU病房,直到后来也没再出来过……
黎明,如期而至。
晨风透过窗户徐徐吹来,也让人清醒了几分。
整顿一下,吃完早餐回来,就看见病房门口聚了很多人,吵吵嚷嚷的。走近一看,大约是病人家属,对着病房门口的那个对讲机在说些什么,听语气应该是在询问病人的相关情况。
轮到我们时,五姐语气紧张地开口问道:“您好,医生,我是XXX的家属,我想问一下他情况现在怎么样了?”
旁边的气氛瞬时紧张了起来,屏着呼吸,竖起耳朵,想要听清医生的话语。
里面传来一阵低声细语的说话声,听不清在说什么,我想大概是询问那位负责父亲的护士有关一些父亲的相关情况吧。没多久,一个女声传了过来,“他术后麻醉还没消退,目前还在昏迷,后续情况我们还在跟进,请耐心等候。”
“好的,谢谢医生。”
听了医生的话,神经依然紧绷,没有一丝一毫的放松,因为,我们都不知道手术成不成功。
我们在一旁的座椅上坐了下来,继续等待着。
这时,电梯门一打开,一群人挤着出来,落在最后的是一架担架车。
这时,原本嘈杂的大厅瞬间炸开了锅,闹哄哄的,纷纷抬头望去。
担架车由一个医生,两个护士合力推着,担架上躺着一个小男孩,大约七八岁。
那件病号服似乎太大,又似乎男孩太瘦,穿在身上松垮垮的。他旁边还站着个穿黄色上衣,黑色裤子,斜挎着包的女士,估计是他妈妈,正叮嘱他进去手术室后不要紧张,妈妈在外边等着他。
然而男孩笑眯着脸对他妈妈说:“妈妈,我不紧张,你看,我已经是男子汉了……”
没等他们说完,“嘭”的一声,手术室那道厚重的门关上,连带着那女士应的两声“好”也隔绝在外。
看到这一幕,我不由得赞叹男孩的勇敢。
是啊,即使结果再怎么样,笑着面对也总比耷拉着脸接受强,不是吗?
下午,狂风大作,沙沙作响,雨水拍打着窗户,宣示着它的到来。
脑子昏昏沉沉,迷迷糊糊间听到医生在喊我们。
然而让我们彻底惊醒的是医生温和的外表却说出这么冰冷的话语,那声音就像看惯了所有的生离死别。
他说:“首先,我要给你们打个预防针,你们……最好要有个心理准备。”
他稍微停顿了一下,眼睛微微查看着我们每个人的脸色,看见我们示意他说下去后,继续开口道:“病人现在的情况很不乐观。我们在他心脏中做了个小支架,这样可以舒缓一下血流量,然而这并不起到很好的作用。即使做了微创手术,由于他血管裂开的幅度太长了,一直延续到脚跟。按照病人目前的情况,他出血量比较大,而且手术的伤口不断的有血流出,很难缝合。如果我们缝合了伤口,那么后续情况比之前的好一些,反之……”
“还是那句话,希望你们有个心理准备。”
此话一出,“啪嗒”一声,心中紧绷的那根弦断了,脑子成了糊糨,已经停止思考。
心理作用?此时此刻,这四个字简直不要太糟心。
还没等我们全部从医生的话语里缓过来,医生接着说:“现在,我们这边可以安排几个人进去病房探望病人,不要太多去就好了,你们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