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中院子
孙丁荃带着张英菊来到重庆,谋了一个米厂的工作。米厂的老板姓彭,开这个米厂的原因是当时的市场,对于精米的需求增加。
孙丁荃来到厂里时,不过三四个人,一排70年代留下来的砖瓦房。这里便是所有办公的地方。
米厂到底是怎么运行的呢?当时的农村还要交农业税,也就是所谓的提留款。这是农民像国家交税的一种方式,有粮当然就是交粮,没有种粮的人家,当然就是交钱,将其家里应该交的粮食数折成金额缴纳。当然,在2006年的时候,国家彻底废除了这个规定,为此,全国人民都拍手称快。
彭老板的米厂一般是跟粮站发生收购关系。因为粮食不允许私人大宗的买卖,而且就当时来说,粮食最主要的囤积处就是每个乡镇的粮站,所以对于粮食消耗较大米厂自然都是从粮站那里买粮。
对于质量来说,是不用担心的。因为粮站所收的粮食一定都是顶好的。因为是国家的机构,自然不能允许不合格的稻子被收进来。至于卖出去,那就是销售的事情了。像什么机关单位的食堂,甚至是市场上卖米的超市粮油店什么的,都是可以销售的对象。
不得不说,那时候还没什么庞大的粮食厂商垄断市场。因此这种生意几乎就是个旱涝保收的活儿。先是将米以一个很合适的价格买进来,继而用机器精加工,脱壳、过筛、抛光等几道工序之后。便可以卖出去了。
彭老板有两个创业的小伙伴,一个是自己的小舅子魏坤,另一个则是跟班蒋劳温。其实二人没啥本事,不过是跟随较早,有所谓的“从龙之功”而已。二人时是既不懂政策、又不懂技术和销售,因此,彭老板很快就不对二人抱什么希望。所以这才发了招聘启事。
孙丁荃并不是看到招聘启事而去的。而是在一次意外的偶遇获得了这次机会。这还跟孙丁荃爱好附庸风雅有关。孙丁荃虽然不学无术,但却不爱打牌赌钱,他的爱好除了搞钱、吃喝睡觉之外,更重要的一项爱好竟然是阅读。什么孙子兵法、金庸武侠甚至是汽车学习教材,他都爱读。因此闲暇时刻,去逛一逛书店。也是孙丁荃爱好的一件事。
说来像青春偶像剧一般。孙丁荃前去书店准备买一本工具书。至于什么工具书,却是一点都没准备。因为他自己也不知道要什么。反正呆着也是呆着,就当出去散心吧了。
于是怀揣着这样的心情,孙丁荃溜溜哒哒出了门。一路来到最近的一个书店,逛了好一半天,才发现一本自己感兴趣的书,那就是古代盔甲兵器图谱。孙丁荃伸手要去拿,却和一女子撞了个头响。二人都没注意对方。在疼过一阵之后,二人慌忙道歉。
这类似青春偶像剧的故事情节,倒增进了二人之间的距离。于是二人开始攀谈起来。要不说人还是好色的动物呢。彼时的孙丁荃虽然没什么钱,但用东北人的话来说,始终是支棱起来的。类如时下最流行的发型和衣服,而这女子也躺着大波浪的头发,下身穿着黑色短裙,上身穿着银色西装,腰间系着细皮带,可谓是港风十足。
女人自我介绍说自己姓董,命莉。不过十几分钟,二人将双方的姓名、工作、爱好都介绍遍了。但孙丁荃到底是心虚的。因为他没有工作,便只能说自己是个做点小买卖的。那么在董莉的概念里,做些小买卖就一定是买卖期货的。因为董莉身为工商学院正规毕业的会计,正准备去姐夫的厂里上班。
身为四处淘换机会的孙丁荃来说,自然是不会放过任何机会的。于是玩笑似的跟董莉说道
“你姐夫的厂里还缺不缺人?”
“哦?你的小买卖不干了?”
“这玩意儿没什么稳定的,害怕今天的东西值钱,明天就不值钱了。”
孙丁荃无心之语,更让董莉确定自己的判断是没有错的。于是说道
“期货这个东西是这样的。要不然怎么能叫期货呢?”
孙丁荃敷衍着点点头。董莉沉思片刻
“我明天上午去我姐夫的厂里上班,你要不然跟我一起去看看吧!大家遇见是缘分。反正我姐夫缺个销售。你要是觉得行,再和我姐夫商量呗。”
孙丁荃听完,点头如同鸡啄米。于是二人分手而去,约定第二天在厂里汇合。
回到住所,孙丁荃将今日的事情一一说了。自己是完全沉浸在运气极好之中。而张英菊不免有些吃起醋来。自己这个丈夫几斤几两,自己心里还是很清楚的。至于董莉为何帮他,恐怕这外表也是占了一两层的。
第二日,董莉前脚来到厂房门口,后脚孙丁荃就到了。与之随行的,还有张英菊。在介绍了之后。大家都有些尴尬。董莉是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喜怒不表现在脸上,虽然心里有些不悦,然而依然很热情。
董莉带着二人来到彭老板的办公室。董莉一阵介绍。张英菊陷入了疑惑,既然魏坤是彭老板的小舅子,董莉也喊彭老板姐夫,那么为何二人一个姓董一个姓魏?
董莉解释说,自己家与彭老板的夫人家是世交,彭老板的岳父母是董莉的干妈。而董莉又比彭夫人小,因此一直都喊姐姐。所以才如此。张英菊恍然大悟。但孙丁荃和彭老板却没兴趣听这些。而是互相在观察。良久,彭老板拿出三百块钱放到桌子上,盯着孙丁荃说道
“我们现在厂里有1000斤大米,打磨抛光好了的。两天时间,你能卖出去一半,就算你合格。这是报销的差旅费。”
张英菊见考题出现,于是盯着孙丁荃看。孙丁荃也不迟疑,伸手拿过钱,转身便走出办公室去。张英菊见状也跟着跑了出去。
出了厂房。孙丁荃不顾张英菊的劝阻,只是让张英菊回家去。而自己则是搭上了去主城区的公交车。
很明显,张英菊拗不过孙丁荃。便只能依着孙丁荃的意思。于是转身回家去了。
坐在公交车上的孙丁荃不知道从哪里开始。在公交车上正思索着。却听得车上有人在说小孩子上学的问题。其中说得最多的话就是学校里的伙食问题。孙丁荃灵机一动,何不从学校开始。于是主意就这么打定下来。
早就见识过人海浮沉的孙丁荃自然是知道伸手不打笑脸人的道理。于是买了几盒好烟来到学校门口借故和门卫大爷攀谈。
门卫大爷爱理不理,孙丁荃递上烟。借此获得大爷的好感。见是好烟,大爷才接过来抽了两口。随即态度和善了一些。
“以前很多人贩子都在这周围转。我们不得不防。”
孙丁荃见状,倒是压低声音直接说道
“老人家,我是米厂的经理。现在有一批精米存在手里。握有亲戚的细娃儿在这里读书,娃娃说这里的饭不好吃。我就在想是不是米没有买对。所以过来看看。”
“你跟我说没得用,你要跟校长说才得行。”
门卫大爷无所谓的说道。孙丁荃立刻将几包好烟塞给门卫大爷
“老人家,只要这个事情成了。我绝对不亏待你!”
老头看看烟又看看孙丁荃一脸认真的样子
“你亲戚家的娃娃是哪个班嘛?”
“我也不清楚,说是李老师那个班。”
“哪个李老师嘛?”
“教数学那个。”
“哦,李佳佳老师。”
“嗯。”
“那你晚一点再来,校长晚上七点多会出来。有一辆红色的桑塔纳会来接他。”
孙丁荃二话不说又拿出一张五十的钞票给门卫大爷。老头假装推辞一下,也笑呵呵的收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