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井小王妃

目送使臣出去,赵明珠勾了勾唇,对站在一边琢磨事的赵无瑕道:“小妹,你这嫁衣好生华丽,只一件就顶我们好些呢。”

她说话的声音虽清缓温婉,却让人听得浑身不自在。

赵清瑶闻言忙站到赵明珠身边,附和道:“可不是,我和大姐都想用我们得的东西跟你换呢,呵呵呵~”

说完,两人相顾掩嘴轻笑。

“那你们可白想了,我这嫁衣叫凤冠霞帔,是王妃才穿得的服制,怕是我想换,皇上他老人家的圣旨都不许。”

匆匆丢下一句话,赵无瑕出大门去了。

她刚盘算过,聘礼属于婚前财产,归个人所有,但现在除一套嫁衣外,啥玩意没有,嫁衣能值几个钱。

日后过不好和离不划算。

她出门追上一个使臣,福身问道:“大人,不知可有弄错,为何礼聘王妃只有霞帔,不见聘礼?”

使臣不知赵无瑕就是选定的襄王妃,难得她大着胆子出来问,答道:“本官得襄王殿下令,聘礼已悉数送往襄王府中,只留一袭霞帔供襄王妃大婚之日穿戴。”

赵无瑕还想细问有些什么东西,使臣已经屁股对着她,转身上了轿。

一介民女,理她就不错了。

赵无瑕见好就收,有聘礼就好。

可王爷夫君为何要把聘礼送到他府中,是怕出嫁当日赵家雇不起人抬么?如果是这样,那还真是贴心呢。

再进来,赵无瑕又是如沐春风。

赵明珠和赵清瑶却被她出门前那句话气得脸通红。

不管聘礼多少,王妃终究是王妃,嫁衣都和别人叫的不一样。

卢氏和莫氏亦不是个脸色,转身往后院去,吴婶和刘婆吃了一会惊,又转喜,该做什么做什么去了。

春晓则不同。

同住一条巷子,之前虽和卢氏、莫氏母女照过面,但她如今做了赵无瑕的丫鬟,昨日至今日,吴婶又让她没事别往后院闯,后院的人又不怎么出来。

她还未正式拜见当家主母呢。

所以趁卢氏一干人还没过角门,她笑嘻嘻小跑到她们面前,福身道:“春晓拜见大夫人,二夫…”

卢氏昨日就为赵无瑕找春晓做丫鬟,不来请示她的事憋着气,现在闺女又吃了赵无瑕的瘪,正愁没地出气,可巧出气筒就来了。

再且说了,日后是她家珠儿代替赵无瑕进襄王府,上哪找不着丫鬟,要这每月十贯钱一个,饿死鬼投胎的东西,还不快些撵回去是个妥当,省得她在这碍事。

身子一抖,卢氏做出一副受了惊吓的模样,叱道:“喔唷,哪来的野丫头,没头没脑的窜出来吓人,给我打出去!”

与此同时,她给了莫氏一个眼色:你可千万别手软,三蹄子如今是王妃,打不得,打她丫鬟是一样。

莫氏与卢氏想法如出一辙,得令,扬手就是一巴掌下去。

“嘶——”

莫氏一掌撞在了赵无瑕小腿骨上。

声音是莫氏发出的。

适才打门外进来,赵无瑕见春晓读不懂气氛,往卢氏跟前撞,便紧跟在后面过来了。

果不其然,莫氏老毛病又犯了。

她本想用手拦,奈何手短够不着,便上了腿。

现在偷观莫氏疼得龇牙咧嘴,赵无瑕心内好笑,春晓是她招聘进来的,打春晓等同于打她。

但莫氏没讨到便宜。

她这腿不随她原主,还和她之前一样,抗摔耐打,还好莫氏不是手腕下来,若是,估计手腕得折。

“阿瑕呐,好好的你腿伸这么长做什么,啊?”

莫氏眯眼忍着痛,扯脖搓手问赵无瑕道,问也不敢责问,屈屈巴巴的,一口气憋得肝肠寸断。

“好好的,那您扬手做什么?”赵无瑕反问道。

“我…二娘我见春晓头上有片树叶,给她拈下来。”

说罢,莫氏用另一只手,从容拈下了春晓头上的一星树叶屑。

“哦,那我就是让您看看,我这双鞋好不好看。”

话毕,赵无瑕转动了一下她那已经豁开一条缝,像咧嘴笑的鞋头,收回了腿。

莫氏…

“谢二夫人。”

刚才好像发生了什么不好的事情。

春晓低头道句谢,赶紧起身溜了。

卢氏见莫氏又没讨到好,回转身顶厌烦的将莫氏拱到一边,双下巴动了动,勉强挤出些笑意,对赵无瑕道:“阿瑕呐,春晓虽十五就随你去襄王府,在咱们家吃不了几顿饭,但你也知道,你爹没得早,咱们家这些年只出不进…”

“所以呢?”

请你直接说重点。

“…大娘的意思是先让春晓回去住几日,等你去襄王府安顿下来,再接她过去不迟。”

早猜是这样。

赵无瑕不绕弯子,直接道:“您是怕春晓把咱家吃垮了么?”

“呵呵~”卢氏嘴角扯了扯。

这也是一个方面。

昨日吴婶找她要钱买米了,说春晓饭量比三姑娘还大,家里米缸看着浅。

“那这样,大娘,春晓吃一餐饭我折算三十文钱给您,等我回门时给您一并结算,您看如何?”

卢氏嘴角又扯了扯。

不知天高地厚的东西,我看你到时候回哪的门,又拿什么给我。

“您这王妃都金口玉言的说了,民妇岂敢不遵命。”

阴阳怪气道一句,卢氏拉着赵明珠甩脸往后院去,转身看到莫氏,又瞪了她一眼。

莫氏心里恼火。

甩脸子给谁看,三蹄子顶着王妃的名头,我能把她怎地,上去补她一耳光?

你行你怎么不上。

“让你那丫鬟帮你把鞋补补。”

丢下一句话,莫氏拉着不服气的赵清瑶也往后院去。

进去就再没出来。

晌午饭依旧是吴婶送到后院去吃,吃完几人没心思再玩叶子戏,各自关在屋里筹谋十五那日移花接木的大事。

聘礼都送王爷夫君那去了,赵无瑕兜里就一百文,她也不去什么毓秀坊了。

过几日嫁去王府,拿她夫君的钱打听事还是香些。

所以待嫁的几日,她除和春晓去郊外砍了两捆棘枝,外加去陶铁匠那里取子弹,其余时间都在钱老太的水饮摊上闲坐。

坐等十五她的王爷夫君来娶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