谋嫡天下
过几日,宫中传来消息,燕帝又一次在朝堂上晕倒了。
燕玖朝同易若情被皇后叫进宫中,两人也能明白皇后的意思,看来燕帝要逝世了。
马车外狂风暴雨,燕玖朝的心情消沉,易若情也没有同他说话,现在还是让他静一静比较好。
皇宫。
众妃已经到了,皇后高坐在主位,脸上面无表情,叫人看不出高兴还是悲伤。
皇后见两人来了,带他们来到偏殿。
燕帝有气无力地躺在床上,虽是夏季,屋内却生起了火炉和煤炭,窗户紧闭,燕帝还盖着几层厚厚的毛毯。
易若情和燕玖朝一进来就觉得闷热。
皇后恭恭敬敬地行礼,礼节挑不出意思差错,道:“陛下,臣妾将玖朝他们带来了。”
易若情和燕玖朝也行礼,齐声道:“儿臣拜见父皇。”
燕帝的脸上露出了真情实意的笑容,这估计是他这辈子最后一次笑,道:“偏殿闷热,皇后先回去吧,朕同他们二人有话要讲。”
皇后脸上有丝动容,很快被她强烈的心里压下去。
他们相见如宾,当夫妻多年,即便是再冷的心也该化了,终究还是有感情的。
燕帝本就为帝王,帝王薄情是常事。
皇后如今是能被燕帝关心一下,都觉得深受感动。
“是,臣妾先退下了。”皇后退下,不忘关上门,不让热气传出去了。
燕帝对两人招了招手,道:“坐下聊。”
燕玖朝和易若情见旁边有椅子就坐下了,在一旁聆听燕帝说话。
“朕知道,朕活不了多久了,所以特意招你们进宫,和朕说说话。”
燕帝看着昏暗的天花板,淡黄的烛光映在他苍白的脸上,头上的银丝闪闪发光,显得他更加沧桑了。
“玖朝,你知道吗?你是朕最满意的儿子。”
燕帝缓缓说起,也不管两人听不听。
“你们青梅竹马,从小一起长大,作为父皇的,是十分羡慕,但也为你真心高兴。”
“如今你们成婚,是上天赐的缘分,要好好珍惜。”
“细想想,你们的名字还在同一首诗里呢——两情若是长久时,又岂在朝朝暮暮。”
“宫中的墙高的很,朕坐这皇帝也觉得疲惫厌倦。”
“里头的人望着四四方方的房顶,被束缚自由。可宫外的人总想进来,享受这荣华富贵。”
“朕如今,还是希望你们好好珍惜彼此的这份情谊。不论以后遇到什么困难,相互携手共进,才是最重要。”
燕帝说了一堆,易若情和燕玖朝已经汗流浃背,这屋可不适合常呆。
“屋里热,你们也先出去吧。”燕帝摆了摆手。
“是,儿臣告退。”两人退下。
燕玖朝和易若情走出去,易若情拿了张帕子,道:“殿下擦擦吧,都流汗了。”
燕玖朝低下头,任由她擦拭。
燕帝身边的公公进去伺候,却慌张跑出去,道:“陛下,陛下驾崩了!”
众人神色大变,这一消息冲击了所有人。
慢慢的,哭声响起。
后来定了燕帝的葬日,哭声一片。
燕玖朝作为太子,选了吉日便登基为帝。
过了三月,后宫空虚,大臣们议论纷纷,提议选秀。
选秀便由易若情主持了。
曾经的皇后变成太后了,太后变成太皇太后。
两人闲来就唤易若情过去,陪两人说话,也认识了几位太妃。
反正燕玖朝的后宫只有易若情一人,易若情索性就去了。
三人齐聚慈宁宫,易若情还是最喜欢太后的花茶,便夸道:“花茶闻起来清芬。
“虽然茶种类丰富,但相比那些,儿臣还是最喜太后娘娘的花茶。”
太后轻笑,眉眼间透露高兴,像是被易若情逗乐了,道:“你惯会逗哀家开心。”
太皇太后像想起什么似的,道:“这日子是不是越来越接近选秀了?”
易若情脸上的笑容一僵,被太后和太皇太后看在眼里。
易若情道:“是,儿臣自会处理妥当,不让陛下担心。”
太皇太后叹了口气,太后摇摇头,道:“哀家能不知你在想什么?”
“若情,作为皇后,你是中宫,要担起中宫的职责。”
“你们的日子还长着呢,以后这样的时候多的是。作为正室,要贤淑,要为皇上考虑。”
易若情垂眸,道:“儿臣,谨遵皇额娘教诲。”
太后与太皇太后对视一眼,便聊起了其他事。
选秀的日子很快就到了,易若情坐在凤位上,俯瞰众生。
“佩真,唤皇上来吧。”
易若情吩咐道。
佩真行礼,道:“诺。”
太监一声“太后驾到”,“太皇太后嫁到!”,易若情站起身,行礼:“儿臣见过皇额娘,见过皇祖母。”
“皇后,起身吧。”太后戴着金色护甲,虚扶了易若情一把。
易若情起身,回到座位,道:“给太后娘娘,太皇太后赐座。”
太皇太后摆摆手,道:“不留了,还是和太妃们喝喝茶,赏赏花有趣。”
说完,太皇太后就走了。
“陛下驾到!——”
易若情起身行礼,道:“见过陛下。”
燕玖朝伸手,易若情搭上他的手,起身。
燕玖朝坐在易若情旁边,道:“宣秀女进殿吧。”
“嗻。”
太监转身,道:“宣秀女进殿!”
“宣,二品侍郎嫡女——陈馥姣进殿。”
“臣女陈馥姣,拜见皇上,拜见太后,拜见皇后娘娘。”
“免礼。”太后道,“芳龄多少?平日喜欢干些什么?”
陈馥姣规规矩矩地回答:“臣女今年十七岁,平日素爱女红。”
说着,陈馥姣就献上一幅画。
“太后娘娘,这是臣女献给您的百花争艳图。”
“臣女为了绣这百花争艳图,手指都扎破了,但为了太后娘娘,都是值得的。”
陈馥姣一上来就讨好太后,易若情心里对她有了算计。
看来,是个圆滑的。
太后见怪不怪,令田嬷嬷收下:“你的心意,哀家心领了。”
“皇帝,哀家觉得,陈侍郎嫡女不错。”
“陈侍郎为皇帝费心费力,这女儿入宫也别吝啬位分。”
燕玖朝道:“朕明白,皇额娘多虑了,那便封正五品贵人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