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清太皇太后

最近宫里发生的事情太多,也是要有喜事来冲冲,皇上召回了康亲王。

“臣弟请皇兄安,皇兄万安。”

“五弟,快坐。”

“皇额娘薨逝,五弟也不要太过于伤心了。”

“谢皇兄,臣弟已经调整好了。”

“那便好,皇额娘临终前把你和颐乐托给了朕。颐乐已经有了额驸,只是你还孤身一人,是得要一个福晋了。朕早闻许多家女子都芳心于你,你看上哪个了?”

“谢皇兄,只是臣弟已经有心仪的人了。”

“哦?那就更好了,是哪家的姑娘?皇兄给你们赐婚。”

“谢皇兄,只是她不想做臣弟的福晋,臣弟不想强娶,臣弟等她转意。”

“啊?哈哈哈,世上还有这般女子,朕真是闻所未闻啊,是哪一家的?”

“是领侍卫内大臣索大人家的嫡女。”

“哈哈,原来是索大人家的,习武世家啊。怪不得敢拒绝你,有那么多的女子女子都想做你的福晋,何不选一个好一点儿的呢?”

“皇兄,你就别拿臣弟开玩笑了,臣弟您还不了解么?既然是夫妻那必须要意合啊。”

“那朕可真得要好好瞧瞧,还有不想做你康亲王福晋的。”

“那臣弟就谢谢皇兄了。”

“只是有一点,福晋朕可以随你,但是朕也要给你选几个女孩来照顾你,位分你随便定。这样朕才能安心啊。”

“那是自然,臣弟听皇兄的。”

第二日皇上召见了索大人的嫡女,皇上正和康亲王下棋呢。

“皇上,索大人嫡女来了。”

康亲王倒是手忙脚乱的。

“诶,五弟啊,朕今天可是给你做媒的。”

“谢皇兄,臣弟先告退了,臣弟先告退了。”

“别啊,你堂堂一个王爷还怕一个小女子不成?”

“皇兄啊,别拿臣弟玩笑了,臣妾先退下了。”

“诶?你这样出去可不就撞了个正着吗?”

“是啊,那……那臣弟咋办啊。”康亲王一脸的不知所措。

“好吧,你先去屏风后面坐着,朕倒要瞧瞧这个女子,还能把你怕你这样。”

“谢皇兄,谢皇兄。”说着就赶快往屏风后躲。

“传。”

“臣女领侍卫大臣索朗之女索凤云参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

“嗯起来吧,朕听闻你父亲生病了,朕传了几个太医,你待会儿回去的时候把他们都带过去给你父亲看看。”

“谢皇上隆恩。”

“你父亲是朕的肱骨之臣,为朝廷付出了甚多,把身子累坏了朕也是于心不忍啊。”

“父亲是大清的朝臣,为皇上效力是作为一个臣子应该做的。”

“朕看你十六七岁的样子,还未嫁人?”

“臣女芳龄十七,还未嫁人。”

“那正好,昨日朕召见了敦亲王,敦亲王的长子今年也十七,朕看着你俩很是相配呢。朕做个主,给你俩赐婚,也奖赏了你父亲多年为朝廷的忠心。”

忽然,康亲王没坐稳,从椅子上摔了下来。

皇上赶紧圆场道:“是哪个太监做事那么不小心,齐昊,快去看看。”

齐昊装模装样的说了几句。

皇上笑了笑道:“新来了,做事毛糙。”

“朕刚说的事你觉得呢?”

“望皇上收回成命!”索凤云忙跪下道。

“怎么?朕赏恩你还不接受么?”

“臣女不敢,只是臣女已经有心上人了。”皇上听到这句话用杯子挡住偷笑了一番。

“哦,朕知道强扭的瓜不甜,那你说来是哪一家公子?朕可以给你们赐婚。”

只见那索凤云很是害羞,支支吾吾的说不清楚。

“对了,朕的五弟康亲王今年也十七了,至今也未娶妻呢。朕在想是让你做敦亲王长子的福晋还是做康亲王的福晋呢?”

“臣女……”

“那好吧,朕觉得敦亲王的长子更适合你。”

“齐昊,那就传朕的旨意,索朗之女索凤云赐给敦亲王之子永桓为福晋。”

这会儿,索凤云可真是急了,忙喊道:“齐公公等等。皇上,臣女的心上人正是康亲王,臣女对康亲王一见钟情,他对臣女也很好,臣女发过誓的此生要嫁给康亲王。”

“哦?那你前面怎么支支吾吾的不说?朕这旨意已经下了,岂有收回的道理?”

“臣女不敢攀附皇家,但臣女爱的是弘瑄的人,不是康亲王的身份。臣女一生只嫁给弘瑄,若是皇上把臣女指给敦亲王长子,臣女宁愿死。”

“哈哈哈,好啊,五弟快出来。”

索凤云一脸的吃惊。

“谢皇兄。”

“哈哈哈,快起来,都快起来。弘瑄一直都在屏风后面听着呢,朕要不是这样子,怎么知道你对他的真心呢?哈哈哈,敦亲王长子早就娶妻了。”

“你原来是想给我做福晋的是吗?”康亲王急着就问。

索凤云羞涩的点了点头。

“臣弟谢皇兄,臣弟请皇上赐婚。”

“哈哈哈,好啊,那朕就破一次例,收回成命。齐昊传旨,索朗之女索凤云温柔贤淑,性行温良,勤勉柔顺,落落大方,着封为康亲王福晋,钦此。”

“臣弟谢皇兄,到时候欢迎皇兄来喝臣弟的喜酒啊。”

“一定一定。”

过了没几日皇上又选了扣德月珍为康亲王侧福晋。

在此之间,谦常在诞下了七阿哥,晋为谦贵人;周答应诞下了八阿哥,晋为周常在;悦贵人诞下了九阿哥和三公主,皇上当场就封为悦妃。满月后皇上赐名,七阿哥为永璘,八阿哥为永沐,九阿哥为永沣,三公主赐号为玉浣。

皇上可是笑的合不拢嘴。

崇德四年十月一日,康亲王与索凤云完婚。

皇上想着康亲王都成亲了,自己也该立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