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族与妖族十七部会盟碑
感觉汤单收回目光后,苦不忆用折起的马鞭轻轻敲了敲马蹬。手心湿漉漉的。
出行前,苦不忆交待过各人的身份。汤单和小土儿是兄妹。苦不忆自己则是邻家小妹。
刚才,汤单的目光投注在自己身上的时候,“邻家小妹”感觉到了些微的不自在。
不管怎么说,不管汤单是什么身份。这样看人家,也仍然是一个年轻男子注视一个年轻女子。
何况还是“早起尤红妆,点绛落英台”了的“邻家小妹”。幸好昨天没问他这两句诗的前后。
好在汤单的目光很“理智”。
这就好。
免得我打你。
汤单是个“宝”。在彻底的开发利用前,苦不忆要做的是“雪藏”。就凭他脑壳里的那本《检魂索引》,以及现场复原图。想要他的人和部门可就多了。
内卫府,东宫,南北两大王府,以及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等。
竞争下来,镇安寺并不具备特别的优势。
抛开远景不说。眼下,苦不忆就有很大的难题,要依赖汤单。
苦不忆手头有个案子,是从刑部转过来一个系列命案。
刑部和镇安寺是两个部府。跨府部转案子,不是你刑部说转,镇安寺就接。
正常程序是由刑部奏请皇上,由皇上定夺。
而一旦走了这个程序,就是钦案。
正如苦不忆指点给汤单看的,这个系列命案。是从镇琅开始,由西往东,直到颖县。和妖族三百年前入侵人域的路线重叠。
但这个系列命案所牵扯的,远不是涉妖这么简单。
妖族居住在偏远高寒,人迹罕见的地域。
在多年没有发生大规模人妖之战的情况下,随着时间的推移,在妖域与人域的中间地段,妖族和人族在某种平衡下共处,还发展了少量的贸易往来。
人族用盐和铁铜换取妖族的珍贵药材和各种兽皮。
妖族中有几个部族,与人域最为接近。如前面提到的猿氏族,魅族,山顶洞族,岩穴族等数。
在三百年前的人妖大战中,他们为人族所分化,私下与人族订了城下之盟。并率先退出人域。在这个秘密的城下之盟中,就有人族提供妖族一些必须生活用品的条款。
尤其是盐。
妖族的日常生活也需要食盐。长时间吃不到盐,他们会严重退化,不论是身体还是智力。
且随着身体和智力的退化,性情也随之大变。
还有的最终会异变为妖族中的魔。不仅吃人,也吃妖。成为人族与妖族的大敌。
盐和铁铜对于人族而言,也是非常重要的战略物资。大成国的盐税几乎占到入库税银的三分之一。朝廷专门设有盐政司,垄断盐的开采运输。
贩私盐者一经查获,刑罚十分严厉。
大成国镇安寺作为城下之盟的缔约方与执行者,一直通过秘密途径,给缔约妖族部落供应最为紧俏的盐。维护他们最低限量的需求。
另一方面,镇安寺又是大成国的官方机构。明面上又不能直接与妖族有这样的往来。镇安寺提供给妖族的盐,只能是通过秘密安置的中间人来完成。
这是镇安寺最大的隐秘。
当然了,这些东西也不是白给妖族。
镇安寺从妖域换取各种特殊的珍贵药物和药材,供镇安士们修炼所用。苦不忆怀中的那一小瓶见血封口的药粉,就是用从妖域得来的药材,由镇安寺的制炼士精制而成。
除此之外,也有一些是供给宫里御医院使用的。而御医院的太医们对于来自妖域的珍贵药材,在运用方面,比镇安卫们又要广泛得多。
那些深入妖域进行交易的人中,有平常的生意人,也有镇安寺安插的探子,收集妖族的情报。
苦不忆所接的系列命案,死了的人中,就有镇安寺安排与妖族沟通的中间人。
他们的死,不仅与妖族秘密往来的两个重要环节因此而中断。而对于镇安寺来说,更为紧迫和重要的是,杀了他们的人,对他们的所为知道多少。对镇安寺与妖族的往来又知道多少。
如果被披露,这个顶级机密的冰山一角势必浮出水面,后果……
正好在系列命案子发生的同时,都察院上本参奏镇安寺“通妖纵妖”。
两件事,其间会不会有什么联系?
镇安寺这才苦不忆从轮值宫卫中调出,务必查个清楚。否则,一个普通的涉妖案,死几个人,是用不着派出苦不忆这样的高阶镇安卫的。
苦镇安卫苦心孤脂,也要救出汤单,甚至连同小土儿。也正是为此。
路上越来越热闹了,人多车也多。有来的,也有去的。是一种太平盛世的景象。
苦不忆拍马在前开路。因为没着官服,大家都赶路,不仅不给让路,反而冲着苦不忆指指戳戳。
带着几个累赘。还真是麻烦。
中午时分,马车停了下来,前面就是颖河了。
小土儿所住桥洞的那条河叫做上良,是往颖河的一条支流,颖县城边的人也有叫它上良河。
真正的颖河是一条大河,河上没有一座桥可以通行。大成国人不可能建造这么长的大桥。只能乘船渡河。
小土儿一纵身跳下马车。
看到眼前的颖河,小土儿瞪大了眼睛。
县城外那条河就已经让她很奇怪,那么多的水,老也流不完。与眼前的颖河相比,那条河小的就是一泡尿。
没有要车夫的搀扶,肩胛骨上挨了一刀的汤单也是自己下的车。苦不忆给的药,功效出奇的好。
汤单下了车,也楞住了。这是河?
长江黄河,在我心中重千斤。重是重,一江一河加起来,也远远没这么宽。
除了发出这样的疑问,他找不出任何可以形容这条大河的词语。“一条大河波浪宽,风吹稻花香两岸”?可这条河宽得根本看不到对岸。
汤单此时的身份,是参加秋闱的考生。
一身青蓝色斜襟绸面长袍,着了白色镶边。蹬一双藏青方头鞋,头扎文士髻,打两条束发飘带。
这是大成国流行的文士着装。
正好秋闱结束。游历河山,以文会友是大成国文士的风气。
换上新装,改头换面的汤单无论气质,举止自然而然溶入角色。汤单有一种找回自己的感觉。本来么,装了一脑壳古文献的汤单,骨子里就是一个文人。
小土儿自然也是一身新衣,上绿下青,梳了两个辫子,盘在头上。女孩的样子就出来了。
小土儿是伴随兄长出行。
苦不忆自降身份,一身武生学员穿戴。上身是月白色紧身衣,宽袖。下身是淡蓝色灯笼裤。骑在马上,自有一番风貌。
这身穿戴,作为邻家小妹,兼具贴身护卫最合适不过。人族国度,女儿不得参加科考。但可以习武。
这大概和开国之初特殊国情有关。由于男丁十不剩三。其后在与妖族的战争中,涌现了不少女英杰。前线最吃紧的时候,宫中女卫几了多一半。
女儿习武作为传统,被延续了下来。
看着汤单大为惊讶的神情。苦不忆心里生出疑问。
他不正是到了上良县后,“看死”了英学文。然后乘船渡过颖河,来到颖县“看死”张公子的吗?
“先生……那个,哥,”尽管是自己分配的角色,作为邻家小妹,这个“哥”不是那么好出口。
“你不记得了,你从这里过的颖河。”
汤单本能地摇了摇头。他压根就没见过这条大河。更不用说渡河了。
“颖河上下百里,就此一个渡口。不是从这里渡的河,又怎么到的颖县?”
“我……”汤单怔了怔。
苦不忆给他看过地图。前主从镇琅出发,经六县,一路看死人,一直看到颖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