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梦皆所得
在此与他们相遇,是我所想不到的。我这不是在做着梦,怎会还在梦里遇见梦外的人呢?也说不准梦外的人并没进入我的梦里,而是我所做的梦恰好有着他们两个。
舒安面上平静淡然,是早就知道他们会来。
祁妍道:“早听说将军府上莫名出现了一位美妾,本郡主还以为是谁,没想居然是时姑娘。”
“美妾?”
“外边都在说将军在外带回一位女子,将其收于府中,称其是为美妾。”祁妍看着我,问道:“这些难道时姑娘一概都没听说过?”
我转头看向了身旁人,想要从他口中得到准确的答复。
我什么时候成美妾了?
结果舒安却道:“郡主还真是有眼力。”身子向着我靠近了几分,一手越过我的脊背,握住了我的右肩。“时姑娘的确是本将军的美妾。”
“那将军可要保证,莫要随意欺负,否则……”
“郡主之言,怎敢不遵。”
我懵了,看看他,再看看她,云里雾里。
就这样,我有着另外一个身份,便是他的美妾。说来,我到现在还是不明白自己怎么就成了他的美妾?
舒安告诉我,因为事情走向就是如此。
这么说,我一直是以妾的身份呆在他身边的,舒安解释道:“因着你当初说过,你举目无亲,无处可去。但要想着带你回府上,还是有着难度在的。故而你便是说,要不就以美妾之身份入我府中。”
我听着满心讶异,“是我自己说的?”
“对。”
“那你听着又是何感受?”
“也没什么。不过是府上突然多出个人来而已。”
“……”
他说的倒也对,我在此,要是没有个人,恐怕她也不大能活得下去。
在任何事情面前,活着才是最重要的。
我本就是个极其惜命的,又怎么可能在意自己另外一个身份。美妾就美妾吧,总比流落街头要来得好。
宴会已开始,我随着他找到应坐之位,他在我身旁。必要之时,我还要给他添酒。可我并不喜欢,那浓烈的酒味令我深感不适。我曾经尝过,当时我口渴,我看到橱柜上的小碗,颜色差不多是红橙色的,像是冰红茶。我喝了一口,准确来说,是泯了一口,那味道简直不能喝。很苦,就跟我平常生病喝药时的那种苦味。一闻才知,原来那不是冰红茶,而是酒。打那个时候开始,我就不喜欢酒,因为太苦了。
我想不太明白,既然酒这么苦,这么难喝,为什么奶奶还是很喜欢。这个问题一直困在我的心里。可我不敢问,在我印象当中,奶奶有时会很“可怕”,那有时候会很“温柔”,人很好。可我就是不敢。
不过我就算是再怎么不喜,也不可能不给他倒些酒。
我所不喜的,为何还要施加于他人身上。
宴会之上,中央之侧,美人起舞翩翩,乃一水袖。有着十几或几十种姿势。简单而不复杂,复杂而不简单。
网搜:
古有“长袖善舞”之说,水袖的文化源远流长。它是中华民族文化的艺术结晶,作为袖舞道具的“水袖”,成为了一门独立的表演艺术。它有着独特的表现形式,体现了中国古典舞中华民族精神气质的韵味。水袖的运用,不仅肢体动作得以延伸,更是扩展了身体的表现力和延伸了内在感情。通过技法和身体的表现力,体现出“行云流水”般的美感。
水袖是对古代服饰衣袖的夸张展现,是戏装的重要组成部分。戏曲演员经常通过对水袖的运用来刻画人物。
水袖的姿势有数百种,不胜枚举。如:抖袖、掷袖、挥袖、拂袖、抛袖、扬袖、荡袖、甩袖、背袖、摆袖、掸袖、叠袖、搭袖、绕袖、撩袖、折袖、挑袖、翻袖等等。
它来自于戏曲舞蹈中,我们今天的中国古典舞借鉴和继承了戏曲舞蹈独特、鲜明的风格和形态。水袖也是继承和发展的一部分。本文所要谈的两个“力”——用力及表现力,是相辅相成的、不可分割的如果只掌握了水袖的技法,却没有通过身体的表现力去体现水袖那如“行云流水”般的美感,那么水袖仅仅只是一种技能而已,不但不能体现出舞蹈中的韵律美,反觉多余、牵强。我认为这两个“力”之间的关系是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相辅相成、密不可分的。也可将二者合而为一,理解为同一个“力”的两个阶段:始于“用力方法”,即用身体的协调力和表现来带动水袖正确的用力技巧;成于“表现力”,运用水袖的修长、多变来表现人体形态和思想感情。
指、腕、肘、肩四者的协调和统一,就是舞好水袖的关键所在。这就是协调好“三节”、“六合”的关键所在。所谓“三节”以手臂来说,手是稍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稍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体来说,头是稍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水袖的运动规律是稍节起,中节随,根节追。“三节”不仅是水袖舞起后外部动作运动的程序,重要的是完成每一个水袖表演动作时内部力量的必经渠道。“六合”分“内三合”与“外三合”。“外三合”为: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内三合”为:心与意合、意与气合、气与神合。
从外部动作讲,首先要求头(上)、腰(中)、脚(下)的相互对称与力量的均衡;其次是胯、膝、脚的统一与配合;然后是肩、肘、腕的追与随。所谓追、随是分清动作的主次关系,各部位所用的力量的强弱、活动幅度的大小等。肩、肘、腕与运动中的相互关系是微妙的,既相互促进,又相互制约。这都是自身内部协调与统一的关系,演员自身必须做到松弛、协调,内紧外松,挺拔含蓄,刚劲而柔韧;静中有动,动中有静,舞动起来才能处理好水袖在运动中的“线中有点”、“点中有线”的外部动作与身体内在节奏层次、对比关系。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从训练的全过程来看,遵循的是从动律、动作、短句到组合的由简到繁、循序渐进的教学规律。
(一)动律:水袖的用力大多是“反衬劲”。即依循“一切从反面做起”的韵律。其特点表现为:欲左先右、欲前先后,逢开必合、欲上先下。“反衬劲”在古典舞身韵中充分地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圆、游之美。“这种相反相成的逆向劲势,可以产生人体动作的千变万化,给观众一种出其不意的特殊效果”(唐满城《中国古典舞身韵的形、神、劲、律》)。“反衬劲”的动律用于水袖的修长来延伸艺术形体的点与线之间的动、静关系。更重要的是,水袖技术的用力方法关键就在于一个“反衬”的“劲”。
(二)动作:即我们常说的“字”。所谓“字”就是单一的动作或技巧。“字”可以发展、变化;可以放大了做、朝不同方位做、交织组合做;但无论怎样千变万化,其规律是“万变不离其宗”收拢回来还是单一的技法,即作为母体的“字”。
以上是最基础最具体的方法,是初级阶段的基本用力方法。每个字的训练都单手做,再双手做,然后才双手交叉进行。
水袖的基本动作有:甩、掸、拨、勾、挑、抖、打、扬、撑、冲10种。水袖靠着这些众多的基本功的相互搭靠,可以组合出表现丰富情感的多种手法,来塑造各种人物形象。并且在舞台上有着很多功能:
1 扇子的功能:用水袖在脸前来去。
2 行礼:在躬身行礼的时候,一只手横着扯起另外一只水袖,表示很有礼貌并且很恭敬。
3 哀痛、害羞:用一只手扯起另一只水袖遮着脸。
4 拭泪:用水袖轻轻的虚拭。
5 拂尘:用水袖轻轻的在衣服上掸拂。
6 握手相拥:双方把水袖轻轻的扬起来,互相的搭在一起。
7 示意:演员在舞台上到了要演唱的时候,示意乐队时,运用水袖。
一歌舞毕,宴会之后,我都不曾看见陛下长得是何模样。不过……在此宴会之上的人真的长得好看的不要太多。难道我所梦都是美男吗?要是被她老妈知道了,估计是少不得要“嘲讽”她几句了。
“妄想做着白日梦,还没睡醒那。”
舒安听着人在说着梦话,她想家了。不过也对,她本就不属于这里,她该回去的。就算他再怎么的不舍,那也不可私自将人留下。这样不但会让她不开心,也会让他自己不开心的。
喜欢不是剥夺,也不是占有,而是尊重和理解。
他现今应该做得,便是想尽办法送她回去。
外边天霞美貌,如似仙人降临,甚是梦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