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梦皆所得
我执伞而过,听得雨声轻响,旁还有着人。我悄悄将偏移一点,小半衣裳浸湿,大不了就是回去换着一件,再是洗个澡罢了。
今日下的雨有点大,行至半途之中,忽而落下玉珠,愈来愈大,继而渐渐变小,滴滴答答,静静倾听敲打伞面之声,垂落于石板之上,将人护送至府门外,脚步停住,未在向前而行。
这会儿是换着祁妍在前路走着,给我做着领路人。
我想祁妍也是极其无奈的,碰上个认不了人,识不清路,还时常记不得名字的,不论是谁,皆是会觉着自己这是找了个什么人呀!可奈何,偏就无法,只得是将其养在身边了。
行走至前方优雅从容的少女,身穿以苏梅、盈盈、水红为主,以青圭、琬琰、筠雾为次,而我则是以朱孔阳、唇脂、渥赭为主,以窃蓝、监德、苍苍为次。
祁妍唤来婢女为其添着热水入浴桶,而我则是早一旁观看着。祁妍让人备着两件衣裳来,还要她们记着,定是要一件蓝与一件橙。
(博主:lj2988)早在三千多年前的周代,人们用洗米水来洗澡去污,据说不光可以去污,而且保健功能奇佳,这个在当年是廉价而又普遍的早期洗澡水。
有兴趣的可以找一布袋子装上点淀粉、麸皮、谷糠什么的放在浴缸水龙头下,然后放热水,放满一缸泡澡,可以治腰痛、手脚冰冷、皮肤粗糙、冻疮。
后来人们发现了皂荚,最晚在南朝萧齐之时,已经有人专门出售皂荚。皂荚有十多个品种,去污能力有强有弱。皂荚有润滑爽利、消除垢腻以清洁皮肤的作用,亦为古代美容方中所常用。用皂荚洗衣服,衣服不会变色,不会收缩,纤维不会受损和失去光泽。用皂荚洗澡,还能去风湿,治皮廯。
还有一种叫肥珠子的植物,它的种子肥大、肉厚。宋代庄季裕的《鸡肋篇》中介绍,浙中少皂荚,澡面浣衣皆用“肥珠子”。每到深秋,人们将果荚采下,煮熟捣烂,加以香料、白面、拌和搓成丸,名叫“肥皂”。除了肥皂,《鸡肋编》还记载了南方女子用草木灰浸水洗沐去污。
古代人洗头发的有皂角或者猪苓。猪苓是富裕些的人才用的,猪苓里加了些香料,用后会有比较浓郁的香气。平常人就用皂角洗头发。
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古代人比我们想象中要卫生的多,秦汉时,已形成了三日一洗头、五日一沐浴的习惯。以至于官府每五天给的一天假,也被称为“休沐”。《海录碎事臣职官僚》记载“汉律,五日一赐休沐,得以归休沐出谒。”
古人也用胰子,澡豆洗澡。唐朝的胰子兼有冻疮膏的作用。高档一点的称为“面药”和“口脂”,用来涂脸和嘴。宫中在冬天会发给官员。杜甫《腊日》中有“口脂面药随恩泽,翠管银罂下九霄。”说的就是这种情况。敢情冬令劳保用品古代也有发。
古人洗衣服用草木灰和皂角。洗头用淘米水,称这潘。如《左传哀公十四年》,中有“合疾而遗之潘汁。”
(博主:喜洋洋)1、古代人洗澡也分阶层的,像杨贵妃一样级别的人物,洗澡不仅有庞大的、经过私人订制的浴池,还有几十名宫女伺候。其洗澡用的是上好的温泉水,洗澡的程序也一般人要复杂。当然,这只是上层人的洗澡方式,普通的百姓不会享受到这种待遇。
2、但普通百姓也是讲究卫生的。普通人洗澡有时候会拿一个盆子放在前面,用手在盆子里取水浇在身上,然后经过揉搓和冲洗,便洗去了身上的污垢。一般情况下,古代的男人会用这种方法洗澡。
3、古代女人洗澡的方式大概是杨贵妃的简单版。我们从潘金莲沐浴中可以看出来,她们会用一个大木桶,里边装下足够的水,木桶下方烧上火。这样,便可以保证水温较高,洗澡时也比较舒服和解乏。
4、去公共浴室洗澡也是古人常用的洗澡方式。当然,这种方式仅限于男性。男人们会在做完工之后,去公共澡堂找人搓澡,并和其他小伙伴一起泡澡。这是男人们经常会选择的洗澡方式,既能放松解乏,又能聊天谈笑,不可谓不是一件美事。
我真的是,该记得总是只记得一半,不该记得的,便是有着一大堆亦或者是个无字。
只不过……
我看着只有一个浴桶,想着到底怎么洗,要不让祁妍先洗完,等着换了水,我再去洗,那倒也不是不行。
“你在纠结什么?你我皆为女子,难道不可以一块?”
我:……
“怎么了?你不喜欢。”
“祁小姐,我实在是不太习惯。以往我都是自己一个人。”
“哦,这样啊,嗯——”祁妍半撑着下巴思索,“要不这样吧,我让她们再换些水,工钱吗,那就再给她们一些就是了。反正也不差这么一点钱,就当作是本小姐犒赏她们的。”
祁妍说到做到,确是再给了她们两倍的价前,丫鬟婢子们,皆合不拢嘴,言道:“奴婢多谢小姐。”
祁妍:库金、栀子、黄河琉璃、鞠衣、青古、冰台、葭菼、霜地、缃叶。
时离:苍苍、碧落、东方既白、竹月、白青、云母、余白、品月、晴山。
屋外雨还在下着,点着枝叶、花草、明月、清风、还有我。
小时,我便是欢喜雨声,那轻妙之音,若是使用恰当,亦能成着一首曲谱,但可惜,我并未有着此等能力。
雨声潺潺,明月依旧,何时我才能回去。
虽说祁妍是与她说过,但我等得起吗?
约是呆在这里许久,就越是思念远处的亲人,朋友。
这天,我画了一幅画,画完之后,我终于想到该送什么东西给她,一件我曾将其放在屋子角落,看不到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