妄为世人
时局动荡,世间也无人再有心看戏。唯有那几家得了势的王公贵族院里,依然请班唱戏,一副粉饰太平的样子。那几处的场子,也自然是景西爷一手掌管,陆家得了势之后陆七也不再是一副依附景西爷的样子,两个人的地位关系仿佛整个颠倒了过来。
时间没过半年,突然有一天早上皇宫里传出了一封昭告天下的圣旨:陆亲王因德高望重,先帝退位让贤,此后天下改朝。
这个消息传到了阮玉的耳中,先是一叹,自古兴亡皆定数,这改朝换代争权夺位的事儿戏里面也经历得多了去了。可是随即想到了唐肃,心里不由得咯噔了一下。此番才醒悟过来:原来唐将军那日出征,名义上是驻守边塞,实际上是为了先帝稳固兵权啊。唐将军那一番仁义忠心,在这新朝之下,恐再难留存。
一心惦记着的,全都是唐将军。不由得从怀中拿出了那个精巧的小木盒子,看着这旧物件儿阮玉不住地落泪,心里哀叹这唐家算是完了,于是便让老总管私下打听唐家人的音讯,同时自己也会常常去旧戏园子附近溜达溜达,希冀着万一唐肃回来可以找得见自己。
这日入夜,阮玉刚准备就寝,忽然听闻总管立在门前低声唤着自己。于是披衣起身,行至门前,打开门来见得老总管立在门口,身后还站着一个十来岁的男娃娃。
没等阮玉发问,老总管先启齿了,向那孩子轻声说到:孩子,见过你阮叔。
那孩子还没张口,眼泪就下来了,没有哭声也没有抽泣,任凭豆儿大的眼泪扑簌簌地往下掉落。十来岁的娃娃,初懂人事,定是经历了一番苦难,才会哭得如此悲凉。
老总管一边将那孩子温柔地搂在怀中,一边向阮玉解释:“这孩子,是唐府里厨子的孩子。改朝换代了以后,唐家旧府并没有效忠新皇,于是上头一声令下,唐家成年男子全部就地处死,未及成年的男孩一律割去舌头不得说话,会写字的男孩也悉数处死。女子不论老少都发配边疆成为苦丁。一时间,唐府里满地血光,这孩子算得上是从死人堆儿里爬出来的了。”
老总管眼眶里含着泪光,继续说道:“那日我在街头打听消息,忽见一个人贩子卖奴,说是捡来的哑巴,便宜卖喽。我见这孩子可怜,就花钱买下来了,想着我也是上了年纪的人了,怕往后伺候不好先生,找个年轻的来供您使唤,先生你宅心仁厚,定然会对这孩子不错。没花几个子儿就买下来了,因为哑巴没人愿意要,随后我带着这孩子喝茶,顺便想问问他打哪儿来,怎么流落到了这般的田地。这孩子没舌头,又不会写字儿,但是所幸认得几个字儿。于是我从茶馆儿的说书先生那儿,借来了一本隋唐演义,我问问题,让他指着字儿回答我。就这样,我才问出来他是唐家府里的人,家里人都没了,就剩他自己九死一生地逃了出来。这也算是天缘凑巧,可算是找得了唐家的人。”
听闻至此,阮玉俯下身,将那孩子的小手牵起来,攥在手里慢慢儿地抚摸着,一想到自己记忆里那素来和睦的唐府,如今是血溅四壁,冤魂满地,再也忍不住心里的悲伤,哭出了声儿来。念及此,也不知自己家那阮府是何光景了。便是:背井离乡大半生,双亲知己杳无信;霜华愁染白双鬓,新朝旧恨默无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