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好单手锤圣

宋长镜与杨老头儿确定了一些细节之后,渐渐明了了陈灵均这三年来在大楚境内所布的所有局。

宋长镜如今算是明白了,青衣小童陈灵均的谋篇布局也算是处理得当有方,草蛇灰线伏行千里。

宋长镜和杨老头儿从深夜一直交谈到天亮。

前半部分的时间,二人还算是正常的在聊正经事,可是到了快到凌晨的时候,两人聊天的重点就变成了数落陈灵均的不是。

在大楚京城锦衣卫中枢厅内的陈灵均,莫名其妙的觉得如芒在背,阿嚏打个不停。

青衣小童揉了揉鼻子。

“原来是入秋了啊。”

天蒙蒙亮之际,宋长镜起身打算赶赴据此茶棚东北方向八十里处的邺城。

“我说老头儿,你这茶棚不配个马什么的吗?”

杨老头儿弓着腰,头也不抬。

“王爷,我这穷乡僻壤的,上哪给你找马去?骡子都没有。”

杨老头儿从腰间摸出来一个紫色的锦织袋子,交给到了宋长镜的手中。

“王爷,老头儿我还要守着这乱葬岗上的六千阴兵,我若是不在此处约束他们,恐怕他们还是要为祸一方,这袋子里是陈灵均之前就交代了要给你的,袋子里装的是大楚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正三品大员的身份,虽然王爷可能用不到,但是陈灵均说了,要是有拳头解决不了的事情,这块腰牌或许管用。”

宋长镜收下了那个锦衣卫指挥使的腰牌。

实际上这个正三品的指挥使身份,在大部分的时候都会很管用。

京官自古要高于地方官半级。

正三品的锦衣卫指挥使地位可以媲美封疆大吏。

如果说算上指挥使那个可以直达圣听的特殊职权,哪怕是两江总督对于宋长镜的指挥使身份都要有所忌惮。

杨老头儿将宋长镜送到路口,太阳还未出海面,山河远望之下,照亮天下的还是青光而非红光,清风拂面而来。

“王爷走好。”

宋长镜摆了摆手,转身离开茶棚。

宋长镜无代步的马匹,又无法御风而行,只能靠自己的双脚赶路。

宋长镜一边以轻功如鹞子翻身一起一落的赶路。

一边在内心嘀咕:

“没想到,如今还有机会靠着自己的双足百里奔袭,这种滋味,可真是好久未曾体会过了。”

宋长镜自从有了御风远游的能力之后,御风长途奔袭,千里之外只是一息之间。

而之前身为大骊藩王,宋长镜出行也都有马匹车辆作为代步。

如今这孤身一人闯荡江湖的滋味,倒是好久没有体会过了。

宋长镜想着想着突然停了下来。

“刚才应该找杨老头儿要些路费来着的,总不能老花自己手里的金精铜钱吧。”

金精铜钱因为是蕴含天地灵气的神仙钱,所以在如今的归墟世界之内,算得上是一件新鲜物件。

虽然当年李玉斧关天门,斩断了天上人间的天人感应,导致如今的江湖武夫无法吸收天地灵气,但是金精铜钱毕竟用一颗少一颗,宋长镜还是有些舍不得。

再者,从杨老头儿的口中得知,所谓一品三境之上,便是所谓的陆地仙人境。

飞升不得的仙人,不是陆地仙人又是什么?

宋长镜一路奔袭赶到了邺城。

邺城隶属于HD郡,而HD郡又隶属于十三州道之中的冀州之地。

曾有这样一个说法。

燕赵之地自古多慷慨悲歌之士。

这燕赵之地便包括HD郡在内。

那一条著名的易水河畔,距离此地也不算太远,毕竟同在冀州境内。

大楚境内有着这样一个规矩。

只有在战乱之时才会在夜晚将诚恳关闭。

北莽草原在冬天会因为大雪的原因,导致部落于部落之间联动不便,即便是王帐朝廷对于此事也是,无可奈何。

草原积雪一旦达到了一定的厚度,哪怕是王帐部落内那些血统纯良的无上宝驹面对可以没过寻常人半截身子的大雪,也是寸步难行。

所以在春秋两季,北莽的王帐朝廷会选择不断的侵扰大楚的东北边境,还有北边的北凉边境。

目的是骚扰大楚的同时,更多的是练兵。

如今是刚刚入秋,正是大楚历法上规定的战乱之时。

因此邺城城门会在一更鼓之时就将城门紧闭。

防备王帐朝廷的草原匪兵来骚扰邺城。

而在五更之交,也就是第二天的寅时一刻,会有山寺僧人敲响那座响声可以传遍方圆三十里的警钟。

警钟声响报时,整座邺城才算是到了起床的时辰,所以邺城开城门的时间也就是五更之交。

宋长镜双足踏地走入邺城之内。

到了邺城城门口,宋长镜便不再以轻功赶路,而是缓缓走入城门,一来是不想引起城门口的驻城士兵的注意,二来是宋长镜不出意外的话,会在邺城待上一段时间,所以他想看一看邺城所谓的民风如何。

HD郡民风相对来说更加淳朴一些,并不像是广陵道那边讲究附庸风雅,士族林立,更重文人风骨,民风也相对显得更偏文风昌盛。

而HD郡的民风则是更加务实一些,夜晚虽然也有夜夜笙歌的所谓的附庸风雅之士,但是比不上江南道那般灯火通明完如白昼。

如今不到寅时三刻,邺城城内的商铺已经都宣告开业了。

邺城算是HD郡第一大城了。

常住人口达到三十万,屯兵两万。

而且这两万的屯兵乃是冀州最为精锐的盾甲士。

冀州的步诅跟青州军的寒霜步卒还有辽东的大蛮步兵起名。

号称是大楚三大最精锐的步兵。

冀州盾甲士身披重甲,手持巨盾,巨盾互相叠加使用,甚至可以轻易抵挡轻骑兵的冲阵厮杀。

是唯一一个可以以步战抗衡马上骑军的军队。

可见盾甲士精锐的能力之特殊。

宋长镜在进城门之时就暗自扫了一眼把守四方城楼的盾甲士。

作为大骊军方第一人的宋长镜,对于那一人多高的巨盾还有那沉重铁甲的打造工艺也是暗自佩服。

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

宋长镜一眼就看得出,能够打造出这般不俗的重甲和巨盾,却又能让比起两辽地区显得稍微单薄的燕赵之地的士兵也能撑的起来那种重量。

很明显是有类似于墨家的高人在背后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