吾好单手锤圣

“我倒是不意外,一个能够从浩然天下最失意变成蛮荒天下文海之主的周密,一路之上本来靠的就是借力打力,靠的是算计和那张就连纵横家王老祖都要觉得自惭形秽的三寸不烂之舌。”

宋长镜这番话语将周密合纵连横的本事提高到了纵横家老祖一般的地步。

可见宋长镜对于周密本事的认可。

“你这么说倒也不足为过,三寸舌乱天下,剑气长城内的叛徒、蛮荒天下、荒古冥界再加上天外神灵所称的连横之势,本就是他周密四方游说的结果。”

宋长镜点了点头,随即问到。

“如今他在北莽的王帐皇朝之中算是个什么光景?”

“北莽的草原朝廷于大楚不同,草原之上幅员辽阔,虽然如今算是被王帐朝廷统一整座草原,但是各部落首领自封汗王,而且每一位汗王都是手握重兵之人,草原模仿了中原采取了权力集中制,但是最为重要的兵权却是四散掌握在皇室成员和三十三位汗王手里。”

“若是如此,权力分散的王庭,并不足为惧。”

“说是如此,只是北莽王帐朝廷如今的这位小皇帝耶律夷列算是一位难得一见的明君,执政十二年,让原本松散的王帐朝廷几乎是改头换面,虽然依旧是尾大不掉的懒散模样,但是他本身在王庭之中的威望却是与日俱增,更是擅长恩威并施,又不避讳利用铁血手腕,如今草原三十三位汗王,被他亲手换掉的就有一半以上,所以这几年,三座王朝那些喜欢隐藏在幕后的好事之人,在评论天下大势之时,总是喜欢将北莽的大势派在大楚之前,认为二十年之内,能够统一南北的必将是北莽的王帐朝廷。”

宋长镜扫了一眼羊皮纸。

摇了摇头。

“根本上的问题没有改变,以居住地作为链接的王帐文化,说到底只会更认所谓的汗王而非标榜皇权集中的王帐皇帝,县官不如现管,这个道理放到哪里都合适,除非……”

宋长镜似有所悟。

“想到了?”

杨老头儿笑而不语。

“大骊皇室当年在绣虎崔瀺的打造之下,亲手建立了绿波亭这一谍报组织,为的是配合我手下的兵部秘书郎,一起为大骊铁骑征战四方作为后盾,获取情报,但是绿波亭的前身,实际上是当时的皇帝为了监视百官而创立的,若是如今的王帐朝廷之上也有这样一个令人闻风丧胆,并且只听命于皇帝的地下组织,或许如今王帐散如流沙之势会好很多。”

“如今草原王帐的真实状况只会比那些所谓的幕后推手所预计的更好,只不过有一点你倒是说错了,北莽那臭名昭著,令人闻风丧胆的地下组织,听命的并非是那耶律夷列,而是此时已经化身为北莽帝师的周密。”

宋长镜难免有些惊讶,没想到短短的三年时间,周密已经爬到了如此高的地位。

看来他早就有所准备要统一三大王朝,成立不朽之功。

不过转念一想,以周密的手段,估计连三年都用不到,就可以让那王帐皇帝对他俯首帖耳,言听计从。

一如当年刚来大骊就让大骊皇室惊为天人拜做帝师相父的绣虎崔瀺。

二人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同道中人。

杨老头儿说到。

“那周密哪里用了三年,不足半个月的时间,周密便以谪仙人的身份在小皇帝面前换来了这个帝师的位置,并且在小皇帝的鼎力支持之下,仅用了三个月就打造了一张专门用来监察百官和诸位汗王的蛛网组织,如并且以雷厉风行的手段,在北莽搞了一次所谓的江湖传书,将所有北莽江湖的势力全部都统一划归到了王帐之下,化江湖势力为鹰犬,由此可见,北莽王帐如今底气之足。”

宋长镜叹了一口气。

“如此一来,周密倒是占据了先手。”

“北莽那片江湖水浅王八多,如今你我和陈灵均三人,比起有北莽皇帝耶律夷列鼎力支持的周密,到算是势单力薄了。”

宋长镜嗯了一声。

“可惜了,若是有绣虎在就好了。”

如今的情形,宋长镜难免想到大骊的老搭档绣虎崔瀺。

一如以前,他宋长镜负责锤天锤地,带着大骊铁骑所过之处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身后更是有一绣虎将所有的谋划算计都布置妥当。

这种仗打起来才有意思。

杨老头儿用手指轻轻扣了扣桌子。

“说起这个,陈灵均也是这般认为的,如今你我之劣势,陈灵均自认是只能略作修补,大处上的着墨,最终还是要靠着绣虎崔瀺来落笔,实际上三国之争,就像是在棋盘上落子下棋一般,如今周密得了先手不提,陈灵均自认为有这般棋力力挽狂澜的要么是那天下棋力第一人的白帝城主郑居中,要么就是与郑居中下出了彩云三局的绣虎。”

杨老头儿皱了皱眉,伸出右手的三三根手指。

“陈灵均让我在这里等你,便是早早就埋伏下了三条线。”

“三条线?”

杨老头儿收回一个手指。

“第一条线便是他自己,提前进入大楚国都京城之地,将大楚如今的朝堂之势摸个清楚,同时为之后你或者绣虎崔瀺进入大骊庙堂铺路。”

杨老头儿再收回一根手指。

“第二条线便是绣虎崔瀺,郑居中说过如果棋盘够大,那么当初彩云三局的结果,可能会有所不同,所以能带领一国图谋天下,并且能够坐上大楚太师首辅的只可能是崔瀺,有他在,大楚才是真正有了称霸的本钱。”

宋长镜点了点头。

“看起来陈灵均所谋划的并不浅啊。”

杨老头儿似乎并不着急说那第三条线。

“那个家伙,原本仗着自己大天象的修为,打算去大楚皇室转一圈,谁知道遇见了一个与国同寿活了一千多年的老太监,被那老太监教育一番之后,陈灵均也算是因祸得福,做了那京城锦衣卫的掌权人,地位还要在原本的指挥使之上。”

“怪不得有这般底气,说要让绣虎坐上那太师的位置,看起来如今的大楚皇帝,对陈灵均对信任,恐怕不输于耶律夷列对于周密的信任。”

杨老头儿摇了摇头。

“要不是那陈灵均太懒,那大楚皇帝恨不得让他监国,听他自己说就连那皇帝的亲妹妹太平公主,都有意要下嫁给他,只不过被他婉拒了。”

宋长镜笑容玩味。

“他大概是不喜欢太平这个封号吧。”

杨老头儿瞥了他一眼。

“没想到王爷也是如此不正经之人。”

宋长镜全不在意。

“正经人谁跟陈灵均做朋友?”

“还好我与那陈灵均不算是朋友。”

“说来说去,那第三条线是什么,总该告诉我吧。”

杨老头儿收起手指头,敲了敲自己的烟袋杆儿。

“我说王爷,我在这给您老人家守了三年的墓,陈灵均什么意思王爷您还不明白吗?他可说了,王爷您最是义薄云天,定不会辜负他的期望的。”

宋长镜不由得骂了一声娘。

“狗日的陈灵均,果然不是什么好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