繁花落尽霜华至

大昶国六十三年,永襄帝率军出征,大战蓁国,不过月余,全军覆没,兵败身亡,太子临危继位,匆匆把投降书呈给敌国皇帝,并送上银两千万两,锦布数百匹,以表附和之意。

然蓁国皇帝却要求再送上公主,若是不答应,之前的盟约一律作废,不日将攻入昶国。无奈之下,皇帝只能答应。只是自己只有一位女儿,视若珍宝,自然舍不得她离开自己。

原本想从宗室子弟中选出一个比较出挑的闺阁女子作为本次的和亲公主,却不料收到了蓁国皇帝千里遥遥送来的画像,并题字: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看清画中的女子后,皇帝惊呆:这不是温国公的嫡女吗?

早听闻她已有婚约在身,他也不愿做毁人婚约的人,但无奈这关乎家国存亡,所以,他也只能照做。

……

大蓁国二十四年九月,皇帝外出狩猎,不幸遇刺,身中毒箭,命不久矣。

后宫人人争相照顾圣体,以便日后能得到圣宠。

然贵妃孙氏却以皇帝需静养为由,把众位嫔妃遣散,独独将新入宫的婕妤温氏安排进隆化殿服侍皇帝。

……

大蓁国皇宫内

“小主!”

一个身着鹅黄宫装的女子脚一滑,便往身后的池塘跌去……

正当她就要跌倒的时候,突然感觉到一双强壮温暖的手臂将她紧紧抱住,那侍卫恭敬道:“小主小心!”

温莲仪托着裙角的手缓缓放下,当双眼对上侍卫俊朗的面庞那一刻,仿佛世界停止了运转。

“这池里的鱼儿再美,也不及小主的万分之一,这台阶失修已久,小主可要当心些。”

男人双眸散发温柔,令温莲仪久久注视,情到激动时,竟抬手伸向他的脸,“你,你是……”

“温婕妤,皇上召您过去呢,跟咱家走吧!”赵内侍突然出现在亭子旁,打断了她的动作。

温莲仪整了整面容,随后在赵内侍的引领下走向隆化殿。

推开门,一股清新的墨香扑面而来。

一个明黄华服的男子正坐在桌案前,手执狼毫,认真地书写着。

她放轻脚步走过去,瞧见桌面铺散着许多张宣纸,上面的一个个忠字苍劲有力,笔锋挺傲。

“臣妾参见皇上!”

皇帝略一挑眉,写完放下笔,“平身!”

“谢皇上!”

“听说是你带来的千年冰蝉(百年难得的宝物,可解百毒)救了朕。”皇帝抿了口茶,“你要什么赏赐,尽管提,朕会满足你的。”

“照顾皇上本是身为嫔妃应尽的职责,臣妾不要什么赏赐。”

皇帝不再追问,放下茶杯,“会弹琴吗?”

“会一点点。”

“在朕的面前不用谦虚,朕正好乏了,你给朕弹首轻松解乏的曲儿吧。”

“是。”

**

青鸾殿

屋内沉香四绕,几个宫娥围着贵妃榻上的女子为她扇风驱暑。

一个身着紫色长袍的女子慵懒地靠在贵妃榻上,悠闲地摇着椅,吃着葡萄。

宫女匆匆来报:“娘娘,今晚皇上招了温婕妤侍寝。”

“嗯。”女子垂眸轻笑,端起茶杯,“这茶真不错!”

宫女欲言又止,实在忍不住,“娘娘!奴婢真的不明白,您为什么要去扶持一个刚入宫的婕妤?若说美貌,那萧美人、郑宝林才更胜一筹呢,您怎么这般糊涂啊?”

秋叶实在不明白主子在打什么主意,明明来求她谋圣宠的女人有那么多,其中也不乏有家世极好的人,可主子就是将她们一一回绝,反而还将一个非亲非故的异国女子安排在皇帝面前。

先帝因劳累过度,突染急病薨逝后,太子也就是现如今的皇帝继位时不过九岁,各藩王蠢蠢欲动,意图谋位,朝堂上多党并立,乱不堪言,后来还是当朝太尉和几位开国元老的极力阻止,才避免了一场血雨腥风。

大蓁国开朝不过二代,就已将前朝遗留的烂摊子收拾妥当。如今国境之内百姓安居乐业,没有硝烟,除了当今皇帝的贤明,更有忠臣的辅助,这其中就包括孙贵妃的父亲孙太尉。

孙贵妃自小与皇帝相识,在他还是太子时,便已经是太子良娣。如今六宫以她为首,执掌凤印,统领六宫。

为什么不立她为后呢?是因为皇帝的原配妻子在对抗藩王的路上不幸身陨,自此皇帝就宣布永不立后,以感念发妻。

“光有美貌有什么用?咱们皇上早就看腻了后宫的女人,若是没有新颖之处,又怎么能吸引得住他?”

瞧着丫鬟懵懂的表情,孙贵妃又补充道:

“你忘了,本宫上次跟你说过,在御书房内看到温婕妤画像的事了?”

秋叶似乎明白了一些,“娘娘的意思是……皇上早就见过温婕妤,还一直对她念念不忘?”

“嗯。”孙贵妃淡淡道:“皇上喜欢她却不肯明说,若我为他安排了这一切,说不定哪一日他就能记起我的好,来青鸾殿看我了。”

秋叶察言观色几步上前,“娘娘,您也不要太伤怀了,那件事只是个误会,您自小就跟着皇上,他不会那么绝情的。”

“但愿吧!”说罢,便起身往殿外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