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墟

徐福又惊又喜。

惊的是:竟然完成了造山计划!还缺好多钱啊?

喜的是:三座青山相对出,一潭湖水映影中。

福庆和红尾松鼠,一会儿在山上戏耍,喝口山泉水,又顺山涧而下,跳入潭水之中,击拍浪花。

福庆拿竹筒灌满山泉水。自从山上竹林丛生,福庆手中的竹子,倒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

《道缘竹刻》已刻成《百家全书》了,除了《徐福纪》,福庆又开始写游记。

山川之秀美,溪流之神韵。无不蕴含灵气,赏心悦目,心之所向,忘却烦恼,境界提高。

徐福的竹篓,幻成网络,架空心空,保护心中境界,隐藏消失于无形之中。

“药王鼎”,也自已选了一处山谷,安家落户。它在岩石下,使劲砸出一凹陷,遮点阳光遮点雨,不挡风。

药王鼎独自躲在岩石之下,点了五支仙香,慢慢的吸着…

以前它只点三支,后来,被徐福发现了,一顿骂,“小鼎,以后啊,要点就点五支仙香,哥有钱!”

看它那可怜样,福庆一心软,就用竹枝给它圈了一个大栅栏,好歹也是一家人呀,做好事不留名。

药王鼎高呼:“庆哥,你给我留个门呀,别把我圈里面!”

药王鼎心想:福庆吃过徐福的亏,肯定是,偷偷学会了圈禁之术,现在又有了大量竹子,到哪都用细竹杆子,搞圈地活动。

福庆:“噢噢,好吧,忘记留后门了。不过,你也可以,在栅栏底下,扒开一个洞,来回钻洞也行,省得天天锁门了!”

药王鼎:“?”

互相分享快乐,大家一起都开心。

带着喜悦,徐福忍不住,却又不忍心告诉山茶花:

我凡尘历炼,第一阶段,顺利通过。

徐福看了看山茶花,发现她状态不太好。

徐福知道,“朝露茶水珠”对山茶花很重要,可以说,“茶水珠”是她的生命之源。

徐福真想说一声:“对不起!”

可是,仅仅只是对不起?山茶花的付出,实在是太多了。

山茶花朝徐福,努力挤出一丝笑容。

“福哥,不用担心。我没事的!”

徐福:“知道,你会没事的。”

徐福:“这次西巡回来,我一定要带着你,去东边看大海!”

山茶花:“嗯!我等你回家!”

“茶仙姑!”

“茶仙姑,我们自己也制出茶砖了。”

一群茶农,来到山茶花面前,高兴的叫唤着。

有一年长者,又是众人长辈,他朝众人说话:“族人们,我们跟随茶仙姑,学会了如何种茶,采茶和炒茶。终于有口饭吃了。”

“现在,茶仙姑又教我们蒸茶砖,赚大钱。我们今后的日子,肯定会红火起来。”

“对…”

“对的…”

“会红火!”

年长者:“我说族人们,我们是不是,应该给茶仙姑跪谢呀?”

“跪谢茶仙姑!”

跪拜茶仙姑,周围跪下一大片。

“跪谢茶仙姑!”

听到传来的声音,远处的茶农,陆续传递着祝福,然后,朝向山茶花,遥远的跪拜下去。

山茶花连忙扶起老者,向众人尊礼:“使不得,使不得,众位茶农,快快起身!”

“谢谢茶仙姑!”

徐福喜极而泣。

因为,徐福能看到,众茶农的祝福语,使山茶花的生命力在集聚,状态又恢复了。

山茶花惊喜不已,伸出手来,手心中,又凝聚出一颗“朝露茶水珠”,更晶莹剔透,更水灵了!

山茶花哭了。

徐福打趣:“擦擦吧,脸都花了!”

山茶花心慌意乱,连忙施法净面。

徐福:“茶花,你还继续在家坐阵,让刺球看好门。”

山茶花:“好的!”

徐福:“我跟随秦尊西巡,先打前站去。”

“茶花,你安排好家丁。一方面,继续蒸制茶砖。另一方面,紧紧追随车马队列,西进。争取开拓一条长久的茶道!”

山茶花:“好啊!这样,有了茶砖销路,茶农的日子,肯定是一天比一天好起来。”

徐福:“是的,会好起来的。”

山茶花恢复了状态,让徐福很高兴。

徐福这才把自己的收获,高兴的告诉了山茶花。

山茶花又取出一罐茶叶,递给徐福。

“福哥,这是我亲自种的茶,你留着路上喝。就用青泉水煮茶。”

徐福:“好的,谢谢茶花!”

山茶花:“不客气的。”

徐福:“茶花,我……”

山茶花:“福哥,怎么了?”

徐福:“等我回来,我再重新送你一件礼物!”

山茶花:“好啊,只要是福哥送的,我都喜欢。”

徐福送给山茶花的“魔音盒”,到最后,还是没有保住,不再是唯一一个。

秦始皇要去了一个,赵灵韵也讨得一个。

后来,是谁又要去了一个?再后来…满大街都有了。

徐福头疼死了。

西巡回来时,一定要,重新送山茶花一件礼物。

送什么好呢?

徐福:福庆,好想着啊!

茶文化。

上至贵族,下至贫民,均有所以,流传甚广。

茶学说…以茶代酒

粗茶淡饭…

大秦帝国之域,广阔无疆。南北均有种茶的,采茶的。

各地茶叶,收获以后,以贡品为主。自家饮茶水,只是茶末煮水。

品茶之风,也仅流行于上层阶层。

富贵之家,以品茶为荣,茶叶品质,煮茶用水,甚至是招待用的茶具,也都有讲究。

茶之道,在于品!

茶叶摘采量少。

毕竟,饮茶人家是少数,对上品好茶叶的需求量,也是有限的。

如今,茶砖的制作,更加熟练,运输更便捷,货运量也更大,已成产业化,又一流水线模式。

用茶叶,茶梗,茶末压制而成的茶砖,在游牧族,最好卖。

“宁可三天无食,不可一日无茶!”

对于游牧族来说,顿顿肉食,饮茶可消食去腻,补充营养。茶与奶、肉,成为生活必需品。

徐福带去的“月眉茶砖”,深受游族喜欢,纷纷购买,需求量大。

运送的茶商组队前往西北,形成丝路茶道,带动了中原茶业发展,茶农收获增加。

中原广域,乃茶之源。

大秦国府严格检查,严格控制茶叶私出边境,并以茶引路条为由,十税其一,归盐铁专营管理。

后来,朝堂一直严格控制,不让茶籽外流,使茶叶成为华族上品之好。

一系列的措施,让小小的一片茶叶,成为神奇之“仙草”!

明月宫,偏殿。

秦始皇正与徐福一起,品茶论道:

“西巡一切,准备好了吗?”

“差不多了,可以出发了!”

西巡准备,以朝堂为主。

徐福也告知秦始皇,他要组织民间茶农、商队跟随。

秦始皇大喜,以商物流通,利于民族交融,稳定了西戎,就可放手南征北战了。

秦始皇:“还有,你仙丹炼的怎么样了?”

徐福:“正在研究,调整配方阶段。”

秦始皇:“要加班加点呀!”

徐福:“熬夜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