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墟

忙忙碌碌,一日又过去。

次日清晨,众人吃过早点,又去摆桌登记。

山茶花专给徐福煮茶,徐福一边品茶一边思考:到底该如何选拔方士才好呢?

正在烦恼时,就听外边一片争吵声,急忙赶去察看。

只见有一学子,在门口吵闹:

“摆张破桌子充门面,有什么了不起的!”

“在齐国,哪次考试,我不是属一就是属二。招贤纳士,还要收一文钱,是看不起人吗?就值一文?还是一文不值?召唤我等,还收费,简直就是,有辱斯文!”

这学子,是应召贤者馆的,走错地方了,来到奇人方士队列,本想插队,哪知被人一顿臭骂,感觉丢脸了,开始撒泼骂街,指桑骂槐。

山茶花哪见过这架势,陈百夫刚来,还没有底气,又见到是个学子,也不敢接茬,一时间都傻呆着。

徐福弄清楚了原由,走向前去,说一声:“来人呐,把这齐国的遗少贵族,押送国府领赏去。”

战国被灭,贵族子弟被陆续捕捉,押送迁徙来到咸阳,设外城安置,生活比较惨。

学子:“这…谁…”

学子满脸通红,弊不出话来。

徐福也没和他记较,又说了一声:“走吧,贤者院在右边,第三个院门,别在这闹腾了。”

说完,徐福转身回院。

这学子也感觉无趣,欲说还休,却又不知找谁争吵,无可奈何的走了。

过后,徐福找来一个侍卫,交代:“去仔细查询一下,刚才那学子的来历。密查!”

“诺!”侍卫领命而去。

山茶花:“此子无赖,寻他做甚?”

徐福:“观其外表,形似不羁骇人,实则聪慧独醒,当世大才!”

文子言语:乱世英雄出,盛世大才显。

过后,侍卫查清楚了。

“此子,名唤良木,齐地人士……”

确实有才,的确狂妄。

虽然,有很多事情要做,徐福也还是不急不慢的。

因为没有自己的医馆,徐福就是感觉不方便,不能施展抱负,更不能静心炼丹。

因此,徐福决定,还要再去找咸阳令赵安平帮忙,必须先在咸阳城开馆行医。

感觉很奇怪的,徐福之前做的许多健康广告,竟然没人响应,更别说来求医了。

门可罗雀。

徐福:“茶花啊,一会儿,我打算去咸阳府,拜访咸阳令赵安平,你给我取点好茶,我好带着。”

山茶花:“还需要别的吗?”

徐福:“我现在是身无分文,贵重点的礼品,也买不起,就只带茶叶好了。”

山茶花:“好的。”

徐福:“再寻点什么带着?”

山茶花:“福哥,我们还有一车山货,不如挑选一下吧。我们丹药很多,不过,送丹药也不合适。”

徐福:“送药?肯定是不合适,实在不行,空手去。”

山茶花:“有求人家,可不能空手去,别人会说闲话的。”

徐福:“哪里来的—咸话?不理就行。”

山茶花:“福哥,你竹篓里不是还有香草花吗?我闻过这香味,高雅清淡,提神醒目,我感觉挺好的。”

文子偷笑:送花更不合适!古代不兴这个。

徐福:“好主意!”

于是,徐福从药篓中取出一束香草花,新鲜如采摘时,紫色花瓣,裹住金色花蕊,淡淡清香,飘渺如空旷,真乃静室之幽美。

那就带茶,花,还有山茶花!

山茶花出去,找了两个精美礼品盒,有国士馆的标签,制作的非常精美,也显的高贵上档次。

然后,两人乘车,循街而去赵府,有护卫随行。

一柱香的时辰,车到赵府。

车夫前去叩门。

“哪个敲门?”

“烦劳通报,贤者徐福来访!”

看门人:“稍候!”

门房有两人,一人守护,另一门人转身入内院,前去传话。

不一会儿,正门大开,就见,热热闹闹的一群人,从大门里走出来。

赵安平走在最前面,来到徐福面前,行躬礼:“徐福贤者来访,倍感荣幸!请贤者入府一聚。”

徐福回礼:“多有打扰,唯恐不便。”

赵安平“哪有,不会的。请!”

众人来到正堂,分主宾落座,山茶花站立在徐福身旁。

在右座上,坐着一脸严肃的男子,不怒自威。

赵安平介绍:“这是治栗内史石岩,我的至交好友。”

内史石岩:“久闻皇上请来贤者,正欲拜访,不期在此偶遇,幸会幸会!”

徐福礼回:“福缘随意,静候佳音!”

一番客套。

徐福:“赵令,还有些许小事,正想烦劳你,不知何时有空,向你请教。”

赵安平:“直言相告,但说无妨!”

徐福:“我跟随秦君下山,正欲施展抱负,开馆行医,悬壶济世!现正缺一场所,恳请赵令相助。”

赵安平:“贤者之志,我敬佩万分。场馆一事,事情简单,不急,容我回国府查询一番,明天过后,才能好好说道。”

徐福:“多谢!今后,赵令但有需要,只管言语。”

赵安平:“客气。”

随后,徐福让山茶花呈上两盒礼品。

徐福:“这些,都是山茶花采摘的,一筒松针茶和一束香草美人花,礼轻勿嫌。”

赵安平叫身后的一个小姑娘,前去接过礼品,放到茶柜上。

赵安平:“既然是贤者所赠,那我就不客气了。”

徐福:“一点心意,不成敬意。”

赵安平:“既是贤者所赠,理当收下。礼尚往来,我有一玄铁石,乃征战获得,当予贤者。”

当时铁贵,徐福正缺制药器具,正好拿来铸之,也就不推辞,收下了。

两人商讨处理事务时,一旁的内史令石岩静静的看着。

事务完成了,石岩发话。

内史石岩:“早前听闻,贤者之明,今日又见其善,开免费医馆,让世人受益,福大命大。”

徐福:“心随意动,尽力为之。”

内史石岩:“今有一例疑难杂症,就请贤者移步观察,若能医好,或许你百亩庄园。”

内史石岩所说的,这疑难杂症,其实是其三弟,名叫石磊,家人常唤三郎,今年十三岁。

石磊年幼时,得一怪病,铁石心肠,从此体弱多病,多年寻医问药,不见好转,愁煞一家人。

因徐福免费行医,又缺少空间,一直都没有开张,在医馆传为笑谈。

内侍官赵高,在朝堂会后,曾玩话语,透露于石岩,有名医贤者来咸阳,可去求之。

这才有内史石令拜访赵安平,巧遇徐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