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衣儒生
妇人从厨房端着一厚沓的葱花饼放到小院里的石桌上,随后又从厨房拿着三碗的面汤放到桌上。
“饭做好了,你们爷俩快出来吃饭吧!”妇人用衣袖擦了擦额头的汗,脸上带着笑意向屋内喊道。
只见屋内中年人和少年坐在床上正在说笑,听到喊声便起身向屋外走去。
“哇,好香啊!”少年走到门口把眼睛闭上用鼻子深吸一口气感叹道。
中年人与妇人相视而笑,随后这一家三口人走到桌前坐了下来。
少年连忙用手抓起一块葱花饼卷起来塞进嘴里,用力咬下一大块葱花饼。
“真好吃!”少年嚼着嘴里的葱花饼嘟呢道。
“慢点吃,别噎着!”妇人亲切笑道。
少年点点头随后用手端起面汤喝了一口。
这一家人吃饭的场景让人看着便充满了幸福。
这中年人叫顾正,是这苏州城内的一个普通人,平日里和妻子李玉在城里卖一些自己做的吃食以及帮别人缝补一些衣物来生活,本来日子过得倒也不错。
但他们二人自打生下顾尘后便省吃俭用的供顾尘读书识字,盼望着他将来能有出息,这样一来他们一家人的日子便过十分拮据。
不知不觉间顾尘已经十二岁了。
夜晚的小院里静悄悄的,没有一点声音,而在屋内顾尘正挣着眼睛回想着今天在书院的情景。
在书院的教室里一名白衣中年人给每个人发下一张宣纸,随后便坐在椅子上一言不发,到了收卷的时候,只见他一招手,教室内的所有试卷便从诸多少年的桌子上依次飞到他的手中,当真是玄妙无比。
顾尘想着自己以后也能这样,便脑补自己学有所成后的画面,不知不觉间进入梦乡。
…………
三天后,顾尘一家早早的穿戴整齐,向着书院走去,因为今天是揭榜的日子,能不能改变顾尘的命运就看今天了。
一家三口人走到书院时,书院门口已经是人山人海了,顾正见状便拉着李玉和顾尘走向一个稍微僻静点的角落。
过了大概一刻钟,一位白衣的青年手里拿着榜单从书院内走了出来,贴到书院一旁的墙上。
人群见状连忙往过走着,等到到顾尘一家三口走到那里时,贴榜单的那块已经被人群拥堵的水泄不通。
“哎,不行啊,这么多人,这得挤到什么时候!”顾正在人群中叹了口气无奈的看向母子。
“这样吧!我挤到前面看,你和尘儿在刚才站的位置等我!”顾正一脸关切道。
“嗯,那样也好,那你慢点正哥,我和尘儿在那边等你!”李玉脸上带着一丝焦急道。
顾正“嗯”了一声便向榜单那边走去,而李玉和顾尘也向刚才所站之处走去。
顾正向榜单那边慢慢的向前挤着,不知不觉间,便挤到了人群的前面,现在的位置刚好可以看清楚榜单上的名字。
顾正看着榜单急忙的找着自己儿子的名字,可他从上看到下,又从下看到上,就是没有看见顾尘两个字。
顾正一脸失望的转身离开,向顾尘母子的方向走去,而此时顾尘母子正开心的谈论着什么。
顾正看着不远处高兴的娘俩,步伐沉重的走了过去。
“爹,怎么样了!”顾尘看见迎面走来的顾正满脸期盼的问道。
“尘儿,我们回家吧,到家里说。”顾正看着满脸期盼的顾尘心里感到一阵酸楚。
“爹,为什么要回家说,现在就告诉我吧!”顾尘心中隐隐有了一丝不好的预感,但还是笑着问道。
“是啊,正哥,你现在就告诉尘儿吧!”李玉见状也催促道。
“尘儿,为父告诉你,你要做好心理准备啊!”顾正一脸担心的看着顾尘。
“没事爹,你就说吧,是不是没考上!”顾尘一脸惨然仍强笑道。
“尘儿,爹在榜上来回看了好几遍就是没有看到你的名字。”
虽说顾尘看到顾正的异常隐隐的感到了结果,但当他听到结果时,心里还是很失望,泪水当即就在眼睛里打转。
“没事尘儿,这次考不上还有下次,书院三年招收一批学生,年纪最大的入学时已经十六岁了,你才十二岁,还有机会。”李玉看到儿子的表情十分心疼宽慰道。
“没事,爹、娘我们回家吧!”顾尘用手抹了一把眼睛强笑道。
“好好好,我们回家。”李玉应声道。
随即,李玉一只手搂着着顾尘向前方走去,不时亲切的对顾尘说些什么,顾正跟在母子俩身后慢慢的走着。
只见顾尘一家刚走,书院的门却突然打开了,从门内走出一位白衣少女,手里拿着一小段和榜单同色的纸,急匆匆的向张榜处走去。
白衣少女看见张榜处拥挤的人群,于是集中生智,脚尖轻轻一点,便跃到了书院门口的石狮子上。
“各位,实在不好意思,因为批卷的时候有三张试卷批完被被遗漏在了一边,所以现在榜上还应该有三个人的名字。”白衣少女一脸歉意的朗声道。
只见这女子一身空灵之气,一身白衣宛若不食人间烟火的仙子,难以想象当她长大,将会是何等的倾国倾城。
“我现在念一下这三个人的名字,听到念自己名字的便应一声。”
白衣少女柔声道。
“楚天书。”
“白溪。”
“顾尘。”
白衣少女环顾四周,竟然没有一人应声,便不信邪的又念了一遍。
“各位,既然人都不在,那在下便先回去通报了。”少女见状急匆匆的从石狮子上跃下向书院内走去。
“老师,那三位少年好像已经离开了,我们该怎么办?”书院内的一个书房内,白衣少女脸上带着一丝焦急的向坐在木椅上看书的青衣中年汇报道。
“既然如此,那就让你岳峰师兄去吧!”青衣中年人轻声道。
“老师,我去吧!”白衣女子柔声道。
青衣中年人闻声把书放下看着少女思考着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