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箴

“天干物燥,小心火烛!”

打更人的声音孤寂地响彻街头巷尾。

他的声音不大,却能传出很远。

只是这一天没有人会听到,人们都跑到文庙去度过这一年一度的中元节,又称——鬼节!

所以他的身影映照在月光下,显得有些漫不经心。

空荡荡的街道只剩下他和他的影子,房檐屋顶也少了好些野猫,这个夜晚就表现得十分寂静。

深秋了,树叶沙沙地往下掉,微风一吹便能飞出好远,风很柔,却很冷。

他抬头看着天空,爬满皱纹的脸上长满了忧愁。

“午夜了。”

打更人把手中铜锣敲得震天响,大喝一声。

“一更天!”

忽然间大风起,遮住了高空的月,吹乱了他的衣襟,腰间的竖笛呜呜作响。

鬼,要来了!

……

文庙里,人们三五成群围坐在一个个小火堆前,有个年迈的老者正在给他们讲关于鬼节的故事。

他的脸上映照着火光,眼睛里却不似老人般空洞无神。

“适才正直午夜,鬼门关大开,阴灵过界,所以万万不能停留在家中。”

鬼节当然最适合用来讲鬼故事了。

“所以说今天晚上会有鬼出现吗?”

一个看起来十五六岁,道士打扮的少年忽然问了一句,这也正是其他小孩子的想法。

老者看了他一眼,观其服饰知道这是个外地人,每届鬼节都会吸引来形形色色的外乡人,他并不意外。

“我像你这么大的时候也很好奇这个问题,于是和族中的堂哥一起冒了个险,在某一届鬼节中躲在了家里,没有来文庙。”

“那你们抓到鬼了吗?”

少年扬起头,露出了一张精致的脸庞。

老者一愣,全然没想到他会问这个问题,于是正色起来。

“违反规定是需要付出代价的,所以我受到了很严重的惩罚!”

“什么惩罚?”

其他人也来了兴致,无论是年幼的小孩子还是成熟的大人,都对这种鬼神之论非常感兴趣。

“我失去了最友好的堂兄。”

这个意外的答案让不少已至中年的男人都感受到了寒意,没有抓到鬼就只能有一个下场——被鬼吃掉!

“他怎么了?”

顽皮的小孩子却不懂得其中含义,怯生生地问道。

“他呀,当然是被鬼给吃掉了呀!”

老者突兀地做了个鬼脸,小孩当即被吓得脸色苍白。

周围的大人却不约而同地大笑起来,心想叔公还是一样的调皮。

“所以呀,小孩子一定要听爹爹娘亲的话,不然会被恶鬼抓去吃掉的,知道了吗?”

老者和蔼地笑着,伸手摸了摸小孩的头。

小孩子还沉浸在刚才的恐惧中,于是往自己母亲的怀里使劲靠了靠,小声地回答着。

“嗯。”

随后老者开始讲述鬼节的历史和各种传闻,多是些志怪的异事,大家听得很是开心。

少年道士也同样聚精会地听着,不多时便感到了无聊,于是在文庙里闲逛参观。

文庙的布局很有特色,每数个殿堂里就供奉着一尊圣人画像,画像在烛光映照下,散发着淡淡的金辉。

走廊过道里铭刻着一些看不懂的文字和壁画,少年一扫而过,穿过走廊来到石桥上,看着狰狞的石兽沉默不语。

静立了一会儿,少年道士又复离开,老者还在孜孜不倦地讲着故事,没有发现他的离去。

始出文庙,他便察觉到了不一样的寒冷,于是紧了紧身上的衣服,接着不慌不忙地往前走去,那里正是打更人的方位。

……

就在打更人一声大喝之后,天空中缓缓浮现出一扇古朴的大门,散发着阵阵阴冷的气息,它便是传说中的“鬼门关”!

鬼门关高大无比,几乎占据了整个天空,它仅仅裂开一道缝隙,便吹起了一阵大风,数只急不可耐的阴鬼借着这个机会来到人间。

只是这个人间,人气虽然富足,却怎么不见活人血气?

它们一下子飞掠至高空阴云之上,月光暗淡了下来,隐约可见其狰狞残酷的外表,忽然齐刷刷地转头,瞅准了某个方向。

文庙聚集了整个城镇所有的活人,血气之旺盛如同黑夜中的明灯,只需要转过身就能看到。

其中一只邪魅舔了舔自己的尖牙,血红的眼睛一动,带起一阵大风便横跨而去。

其余的阴鬼也不甘示弱,挥舞着利爪紧随其后,途中还不忘记给自己的同类来上一下。

这段路程很短,它们速度很快,不多时便来到文庙门前,几乎没有任何犹豫,它们一个个前仆后继地扑向文庙。

文庙似乎有一层无形的禁制,恶鬼们纷纷在触碰到文庙的瞬间化作了青烟,而文庙却是纹丝不动,仿佛没有受到任何影响,里面的人也是毫无察觉。

少年道士站在一里之外,把这一幕看得一清二楚,双眼散发出淡淡的金色华光,却是开了天眼。

这等鬼物已经完全丧失了灵智,宛若不怕死的飞蛾,纷纷扑向了死亡的火焰。

天空中的巨大门户,似有迷离神光,无数鬼怪不断地神光中出现,它们神态各不相同,目的却出奇的一致——哪里有活人,就往哪里去。

这些鬼怪天生就能感应活人血气,却还是从少年的头顶飞过,没有丝毫察觉,仿佛“瞎了”了一般。

少年亦是怡然自得,走到某户人家。他推门而入,跨过庭院来到厅堂。

大厅的上位供奉着数个牌位,分别是天地神佛和祖先,神位前有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非常不合时宜地出现在这里。

“老先生跟这家人有旧?”

少年道士已经看出了这老头不是活人。

老人呆立良久,骤闻此声猝然惊醒,他叹了口气,收了眼底的迷离和追忆,叹了口气,回应道。

“小友你看这个牌位。”

他指着一张祖先牌上的某个名字,接着说。

“这便是我昔日姓名。”

少年看过去,发现位次极高!

“既然老先生是重返故居,那小子就告辞了。”

虽不知此老出现的缘由,但他还是准备离开。

“小友莫急,若是无事,可否陪老夫闲聊几句?”

少年道士自无不可。

听其所述,此间生灵颇为奇特,人口出生率极低,死后也不会即刻进入下一世的轮回。

顾姓老者不知缘由,在冥界苦苦等候了数百年,等来了儿子儿媳,孙子重孙,就连他的第七世孙都在前几天轮回而去。

许是冥界长期的等待太过枯燥,他静极思动,借着这次鬼门关大开来到人间走走。

等着一个没有结果的可能毫无意义,于是他出来后便不再考虑回去的事情——鬼门关很特殊,只能出不能进。

后事也不再考虑,走一步算一步吧。

顾姓老者摇了摇头,把这些杂念抛掷脑后。

比起冥界的寒冷,人间确实要舒适很多,这老头能在冥界沉沦如此之久,想来也没有那么简单。

少年道士微微思索后,任然建议道。

“人间毕竟不同于冥界,亡灵若是待久了,说不得会出现一些变故,老先生最好不要逗留太久。”

“这个我省得,人间之力会驱逐亡灵,哪怕有这鬼门关的加持,也不是那么好受。”

顾姓老者晃了晃有些虚化的右手,看起来没有外面的恶鬼强大。

“如此便好,那小子就告辞了。”

这一次,顾姓老者没有留人,说会儿话后心情似乎不错。

少年道士离开这家宅子后,便用天眼扫视着整个小镇,只有天空中飘荡的无数恶鬼,没有其他神志尚存的亡灵。

刚才的那个老头似乎是个特例,他若有所思,向着鬼门关走去,巨大的门户越来越近,繁复的花纹也越来越清晰。

“小子,鬼门关可不欢迎活人!”

打更人坐在鬼门关下,冷笑着看了少年道士一眼。

“看来,对鬼门关好奇的人,不止我一个呢。”

少年道士并没有回答,反而自顾自说了一句话。

在他的天眼之下,一切邪祟无所遁形,同样的,施展了隐身之法的人也都曝光在他的眼中。

“有点意思。”

随着一声轻喝,十余道身影显露出了行踪,而少年道士,已经走到了打更人的近前。

“你们靠得太近了!”

打更人浑浊的眼睛微微眯起,满是皱纹的脸上写满了不高兴。

“见过前辈,后生陈神,这箱有礼了。”

少年道士拂尘一甩,对打更人打了个稽首。

“你是哪家的道士,怎么会来这里?”

打更人摸了摸胡须,今夜来的外界修行者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多,他有种不祥的预感。

“晚辈来自天师府,奉了师傅的指意,前来取一件东西。”

天空中的恶鬼还在飘荡,地面上兀自多出了十余个人,它们就像是看不见似的,继续盲目地飞着。

打更人取出随身携带的酒囊痛饮了一口,随后转头看向陈神,问道。

“那你可有取得?”

“得,也不得。”

“哦?”

打更人发出一声轻咦,而陈神背后的那些人,距离他们已经只有十步的距离了。

“我说你们是不是有点太旁若无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