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天成仙路

云清在一座阁楼前落地,阁楼看着不大,总共分为三层,坐落在白玉基石之上。

阁楼正门的牌匾上有鎏金的藏经阁三字。

藏经阁正门大开,门前有一个发须皆白的老者,正躺在摇椅上小憩。

云清走到摇椅前。

感应到有人走到自己身前,老者张开双眼,看向了来人。

看到眼前之人颇为陌生,老者疑惑开口道:

“以前怎么从未见过你,可是新晋外门弟子,叫何名字?”

云清郑重行礼道:

“见过长老,晚辈云清,正是昨日刚入门的弟子。”

“云清”长老低声重复,随即微笑。

“我知道你是谁了,你之前成功登顶了天门…”

“今天是来学习神通的?”

“正是。”云清恭敬回应。

“我姓唐,一直负责看守藏经阁,你且随我来”

唐长老说罢就从摇椅起身,走入藏经阁。

云清则是紧紧跟在身后。

藏经阁在外面看起来就像一座普通的小阁楼,但里面却别有洞天。

一排排书架坐落其中,一眼望不到头。

书架上有各式书籍,有玉简、竹简、金书、玉册…无论是何种书籍,其上都有圆光笼罩,不得随意翻阅。

唐长老一边领着云清向前,一边介绍道:

“藏经阁中有我太清宗几百万年来搜集到的无数藏书,总共分为三层,每一层都是由一个洞天世界改造而来,每层互相独立,用传送阵相连”

“外门弟子只能进入第一层,内门弟子可以进入第二层,只有真传弟子和宗门长老才可以进入第三层。”

“学习神通需要进入藏经阁第三层,现在我带你过去”

唐长老带着云清进入到第一层的传送阵中。

光芒一闪,云清跟着唐长老来到藏经阁第三层。

来到存放神通的书架前,唐长老袖袍一挥,一排玉简就浮在了云清面前。

“这就是养气境修士能够修习的神通,你自己选择一门吧!”

点了点头,云清逐个将玉简贴在额头上,了解信息。

可供选择的神通不多,云清很快就将玉简都浏览了一遍。

浏览过后他开始比较起来。

……

经过一番考虑,云清将选择范围缩小到了三门神通。

分别是《法天象地》、《金光神眸》以及《九霄元雷》。

《法天象地》诸天赫赫有名的大神通,法天象地顾名思义就是,与天一般高大,与地一样宽广。

会此神通者可变得身躯庞大,力大无比,变形程度则是由修士的修为决定…

《金光神眸》是大神通《洞幽神眸》的简化版,是一门颇为实用的神通。

《金光神眸》修行双眸,修成者的双眼可以发出两道破幽金光,能够堪破虚妄,识破妖邪,同时金光也有一定杀敌之效。

《九霄元雷》则是大神通《太清神雷》的简化版本。

太清神雷的修习者,可以感应太上老君所居的大赤太清天境,牵引一缕太清天清气,凝聚神雷,有毁天灭地之威。

《九霄元雷》将《太清神雷》简化,不是牵引太清天的清气,而是牵引九霄清气,凝聚元雷,从上而下轰杀敌人。

…..

经过一刻钟时间的思索,云清决定选择《九霄元雷》。

《法天象地》是大神通,无论是威能,还是可成长度都不错,但是云清已经修习了《八九玄功》,玄功修炼到后期,也可以变大身形,能力与《法天象地》重合了。

《金光神眸》倒是与云清很搭配,他现在灵魂力量强大,修炼《金光神眸》可以极大地提升目力和窥破虚幻的能力。

但是云清最终选择了《九霄元雷》,原因有二:

一是与《九霄元雷》相比《金光神眸》是一门辅助性神通,无法直接提升云清的战斗力。

二是《九霄元雷》有一个其他两门神通不具备的特点,那就是它可以进阶为《太清神雷》,而《太清神雷》是真正的独门神通,只有太清门下才可以修行。

《九霄神眸》乃至于《洞幽神眸》云清都可以在轮回殿中学到,不必急于一时。而错过了这次机会,云清就不知道要等到什么时候才能修习《九霄元雷》…

所以云清最终选择了修习《九霄元雷》。

做完选择,云清抬起头来,对着唐长老道:

“我决定了,选择《九霄元雷》!”

“《九霄元雷》?它虽然只是《太清神雷》的简化版,但修行起来仍然难度极大,极其考验精神意志,就算你登顶了天门,也不见得就一定能修成,你可想好了?”

唐长老微微皱眉道。

“想好了,就选《九霄元雷》!”云清郑重点头道。

“好!”

既然云清心意已决,唐长老不再多言,同时心里也颇为欣赏云清这种果决心态。伸手将一枚储存着《九霄元雷》全本的玉简摄到手中,抹除了封禁后交给云清。

云清接过玉简,将其抵在额头上,等到云清将内容接受完毕后,玉简上光芒一闪,随即化为粉末。

“那我们现在离开?”云清问道。

“不”唐长老微笑着摇了摇头。

“接下来我带你去取修炼《九霄元雷》所需材料,本来这些材料还需要你积攒够功绩后,自己兑换。但掌门说你还未入门就立了一功,所以直接将这些材料奖励于你”唐长老解释道。

“是因为无支祁么?”云清试探着开口。

“呵呵!”唐长老笑而不语。

见唐长老没有否定,云清觉得自己没有猜错。

唐长老不再言语,只见他身上分出一道与他一模一样的身影,走入传送阵中。

“一气化三清?”云清心里暗暗猜测。

过了不久,那道身影拿着一个储物袋返回。

将储物袋交给云清后,身影就回归了唐长老身上。

“呵呵,现在可以离开了。”

唐长老招呼云清像传送阵方向走去,云清则紧忙跟在身后。

……

来到藏经阁第一层,唐长老继续躺回自己的摇椅,让云清自行离开。

云清也不做停留,走出了藏经阁,向着飘渺峰的方向御剑飞去。

回到洞府,云清坐到案桌前,回忆起《九霄元雷》的修炼方法。

云清紧闭双眼,将全部注意都集中在修炼方法之上,唯恐记错任何一个步骤。

良久,云清睁开双眼,倾吐一口浊气后起身,从储物袋中掏出一个拳头大小的玉鼎。

将玉鼎放大,云清进入鼎腹之中盘坐下来,然后掐诀催动玉鼎,玉鼎边缘闪现出一道半圆光幕,形成一个密闭空间,将云清笼罩其中。

接着云清从唐长老所给的储物袋中拿出一个玉瓶,拔出塞子,一股清气从瓶口汩汩流出,氤氲之气很快充满整个空间。

瓶中流出的清气就是九霄清气,是天空极高处所诞生的苍天之气。修炼九霄元雷的第一步,就是将九天清气浸润到进入到身体之中。

云清默念对应的口诀,将九霄清气都吸引到皮肤上。

蚂蚁咬嗜的感觉密密麻麻地从全身各处传来,接着是瘙痒、灼热、刺痛…等各种感觉刺激着云清大脑。

虽然痛苦的感觉不断传来,但进展却并不快,九霄清气没有一点融入皮肤的迹象。

云清明白,融入清气是一项漫长又痛苦的工作,需要他下决心苦熬。

……

就这样,一天一夜的时间过去,等到太阳从崖壁前的云海中升起,云清从玉鼎中起身。

几缕清气在云清身边缭绕,衬托得他好像九天仙人谪凡。

云清从玉鼎中走出,几缕清气也追随他而去,等到云清落地时,清气瞬间被他收入身体。

走到蒲团前,云清盘膝坐下,一天一夜的痛苦煎熬,让他心神疲惫,他现在需要通过冥想来恢复枯竭的精神力量。

“还多亏了我如今对各种天地间的元气清气颇为亲和,否则不知道还要花费多长时间,若是再长个一日半日,我怕不一定能坚持下去!”云清冥想前在心中默默感叹。

过了半个时辰,云清冥想完毕,从蒲团起身,走到了洞府之外。

崖壁前的云海不停翻涌,并在太阳的照耀下,反射着金色光芒。

看到如此景象,一股冲动在云清的心底突地浮现,云清顺从心意,口吐翼飞剑,催诀将其放大,一步跃上。

“嗡嗡”声响起,翼飞剑载着云清朝着云海飞去。

两边的云朵如海浪般向外翻涌,云清经过之处,留下了一道长长的空白印痕,露出云海下方的葱郁的树林。

向下俯冲而去,擦着树冠顶端急速飞行,身后带起一连串被剑气搅碎的树叶形成的绿色泡沫。接着云清猛地抬升,犹如一道箭矢破云而出,然后又是一阵俯冲、抬升、俯冲…

一股畅快之意充满云清胸膛,将这两日积攒的苦闷抑郁之气一扫而空。

……

回到崖壁之上,云清从翼飞剑上跳下,走到了洞府之中。

调整好心情,云清要开始九霄元雷修习的第二步。

盘坐到蒲团上,云清拿出了一颗由雷电之力凝聚而成的种子,这便是雷种,是修士飞入雷暴云深处,在闪电的根源处所截取的一点雷暴之种。

雷种漂浮在云清面前,表面有丝丝闪电浮现,不时在空气中激荡出火花。

云清的眉心冒出一团九霄清气,缓缓地包裹住雷种,雷种释放的闪电触碰到九霄清气时,清气表面只是微微流转,便将闪电化解。

雷种被清气拉到云清眉心,随即一股酥麻的感觉传来,但好在感觉并不强烈。

九霄元雷修习的第二步,就是将雷种融入眉心,而九霄清气的作用就是包裹雷种,减少雷种融入时对身体的伤害。

第二步相较于第一步简易许多,一炷香过去后,雷种便融进了云清眉心之中。

走到镜子前,雷种好像如一只竖眼在眉间浮现,意念一动,雷种便消失不见。

第二步已经完成,接下来该第三步也就是最后一步的修习。

……

云清来到飘渺峰之顶,盘坐在一块巨石之上。

在山顶的微风吹拂下,云清将精神放在了眉心雷种。

将包裹着雷种的九霄清气放开一点小口,一道精神力量附在清气之上伴随着一道雷光,直冲九霄。

盘坐在峰顶的云清,遥遥感受着,自己远上九霄的那一丝精神。

想要入门九霄元雷,就必须要成功接引一丝九霄清气,然后将清气带下九霄,在下落的过程中,九霄清气不停的凝聚天地元气,形成元雷,自上而下轰杀敌人。

一开始要经过很长时间,才能够接引到九天清气,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会变得越来越熟练,到最后可以一瞬间就能成功牵引。

这一次云清用了半个时辰,才成功牵引到九霄清气。

接下来的时间里,云清在修炼的时间以外,就会来到山顶尝试接引九天清气。

半个时辰,一刻钟,一炷香,一盏茶…

云清的用时变得越来越短。

一个月以后,云清再次来到山顶。

经过一个月的时间修炼,云清已经完成了养气境第二步的修行,成为了一名养气大成的修士。

云清这次没有盘坐在石头上,而是站在巨石前,将精神随雷光放出,随后向着巨石一指,“轰咔!”巨石瞬间被元雷炸得四分五裂。

一个月,九霄元雷也已成功入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