恸挂东南枝第一部

秋收过后,愚洪自个把田地里的稻谷收回了家,想,明年的稻谷不种了,便来到叔叔愚忠家里来,跟叔叔商议,把自个的地,给了叔叔,让叔叔在家里种地,自个在县城里专门经营海盐商铺。在送走竹蓝的多半年里,愚洪在大河乡里,带领着东西两河乡的庄户人,来到西河乡的山上,修建庙宇,这一次在山上修建的庙宇,全是东西两河乡的庄户人,由于出的工都是愚洪一人出的工钱,东西河乡的庄户人,都知道愚洪向来说话是算数的,上次修大石桥,来帮忙的都付了工钱,这一次,庄户人都很乐意干,所以找的人也多,两河乡的庄户人,除了自己田里的活儿外,都纷纷上得山来,俢建庙宇,也挣些工钱。

一晃儿,又快到了收秋了,山上的庙宇也基本完工,愚洪又到五台山拉来了神像的石雕,安置在了庙宇内,又到石虎庙内让老僧把石虎的雕像也搬到了大河乡的山上庙宇内,老僧也住在了河神庙中。

过了秋,又到了去山东胶州贩盐的时候了,愚洪便带着马队,向胶东而来。

贩了盐,又回到山东的马家寨,愚洪这次来山东,也是想去马家寨来看看竹蓝,进了家门,见竹蓝腆着大肚出来了,才知竹蓝已怀了孕,便说,这次来,是接竹蓝回去的,想在县城里再开一个商铺,原先是想让竹蓝在商铺内看店,竹蓝怀孕了,那就让岳母跟竹蓝做伴儿去吧!也能照顾着竹蓝,商量好了,马员外便在马家寨寻了一个会骑马的雇工,让他赶着马车送她娘俩,吃过午饭,准备齐全后,便出发了。

第二天擦黑,愚洪的马队便回到了大河乡。愚洪把来的那个雇工按排到叔叔愚忠家过夜,岳母和竹蓝睡在自己家的堂屋,自己单独睡在了侧房屋。

第二天,那雇工一大早便骑着马回山东了,吃过早饭,愚洪便带着竹蓝和岳母,赶着马车往县城里赶。

时至初冬,节气还没有到小雪,天气便冷凉了下来,从东北刮过来的阵阵寒风,席卷着道儿边的落叶,一起一落。

愚洪正赶着马车,带着竹蓝和岳母往前走,刚走到韩天数的山林边,只见从南面刮过来一阵阵狂风,但见,

飞砂走石风略暖,

天空南边乌云翻,

冬天电闪雷鸣近,

是雨是雪落眼前。

愚洪很是奇怪,这大冬天的天空中打起了闪来,只见从南面的天空中的乌云席卷而来,不一会儿,铺满了天,这时,狂风大作,飞砂走石,从南面刮来的风,已顶得马车无法行走,刚走到山林的大树下,只见一声响雷而过,天空下起了雨夹雪来。

愚洪坐在马车前,手拍着马的匹股,见马不往前走了,心想,这可咋办呢?天空眼看着雨雪就大了起来,又没带着雨具,转脸再看,在马车的竹蓝,见竹蓝坐在马车上,手摸着肚子呻吟了起来,愚洪紧皱双眉,用双眼看着竹蓝,心想,也许是路上太颠波了吧!竹蓝又要临盆了!真急得愚洪坐在马车前,看着竹蓝痛苦的呻吟,不知如何是好!

思忖了半天,愚洪忽然想起了山寨上的韩天数来,便调转了马车头,缓缓地向山寨而来。诗曰:

前世有缘前世魂,

跌落人间总有因,

世人都嫌煎心苦,

掩面沉思泪涔涔。

后话,竹蓝在山寨生下了愚洪的儿子愚迁迁,这是下部书的另一个主角,后来,愚迁迁在大河乡山上的姥母庙,与石怜怜焚香定终身,天庭中的西山王母化作姥母,来到庙内,看到后,见自己的幺儿跟牛山结为了夫妇,又是喜来又是忧,自知无缘,便流下了行行地珠泪来,心想,幺儿啊!我的徒儿!你还是在凡间磨炼一世吧!等你一世过后,再回了天庭,还做我的徒儿,说完,飞回了西山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