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婵颂歌
夏婵一行人在初三傍晚到达桥河村。
到吴婶儿家门口时,院子外面已经跪了三个人,声称自己一路逃难到此,染上恶疾,希望夏婵大发慈悲救他们一命,吴婶儿劝了许久他们就是不起。
“先随我进去吧。”夏婵道,当初吴婶儿一家也是这样倒在路边,身为医者,不能见死不救。
三人对视一眼,连连摇头。夏婵只好在院子外面诊病。
“婵儿,今日有封书信送来,说是给你的。”吴婶儿喊道。
“好,谢谢吴婶儿。”夏婵往里应了一声,看向跪在门口的三个人。
结果这一诊,麻烦就不断传来。
整整三天,夏婵频频发现有相同病症的人来到云集镇附近,他们在不同的时间来到桥河村看诊,相同之处在于这些人都来自云集镇以北的古河城。
一个可怕的猜想出现在夏婵的脑海中:瘟疫!
一群人因为夏婵逗留在桥河村边上,考虑到这病可能会传染,夏婵自己出去检查病情,不让他们进村。
“婵儿,又有人来求医了。”红玉看到院外一个拄着拐杖的人,朝着屋子里喊道,这些人一路逃难到此早已身无分文,或许也只有夏婵肯救他们,红玉也会隔段时间去给那些难民送粥,毕竟他们母子三人也是这样过来的。
夏婵拿着药箱走出屋子,只看了一眼,夏婵直接带着人去了村边,毫无疑问,又是同样的病症。
“这是你的药,那边粥棚下有煎药的人,把你的药给他们。”夏婵将准备好的好递给男人。
“谢谢夏姑娘,谢谢。”那人接过药,连连鞠躬。
“你也是从古河城过来的吗?”夏婵问道。
那人目光躲闪,不说话。
夏婵心头一跳,看来她的猜测是对的,根据这个人的反应,古河城的疫情定然比她想象得更严重。
短短三天时间,这里的难民数量已经是桥河村本地人口数量的一半,并且人数还在不断增加,而夏婵就算想救人,也已经力不从心了,她救治这些人分文不取,两个镇子上的夏氏药堂亏损严重,自己手上的银子也见底了,若不是因为所需药材比较常见,或许连三天都坚持不了。
发生这种事,朝廷不是应该拨款抑制疫情吗?为什么会恶化成这样,夏婵忽略了一点,在没有科技的时代,传递消息太慢,燕都到现在还没收到关于古河城的消息。
“夏姑娘,您真是活神医啊,我家孙子醒了。”见到夏婵,一位婆婆冲了过来。
千寒往夏婵前面一站,没有让婆婆碰到夏婵。
“带我去看看。”夏婵拉了下千寒的衣袖。
婆婆朝着自己一家人休息的方向走去。
自己开的药确实对这病情有效果,持续服用是可以好起来的,几天的努力没有白费,但想要控制疫情,必须找到根源。
“千寒,此次病情来得突然,我有些担心爹娘他们。”夏婵担忧之色写在脸上。
千寒也是凝重地看着这些难民,翊国南州,人杰地灵,怎么会突发瘟疫?难道是龚亲王的人?
“不知古河城疫情的消息什么时候能传到皇城,朝廷再不出手,南方百姓就要遭殃了。”夏婵摇了摇头。
晚上收拾床铺时,夏婵看到三天前吴婶儿交给她的信,暗道自己太糊涂了,居然连这都能忘。
信封上是:只写了婵亲启。
打开信纸,夏婵心跳一阵加速:月婵小姐,还不进京,更待何时?误了时辰,家人恐有大难。
落款只写了六月初三收。
这个人不仅知道她的身世,连她收信的时间都算准了。
她收起书信,放在烛火上面烧毁,心却一刻都静不下来,这个人会是谁?按照他的意思,她若是不能如期进京,那爹娘他们都会出事,这个时辰到底是什么时辰?
在记忆中搜寻许久,夏婵终于想到一个人,从荒山上将她抱到夏家的那个道士。
“千寒。”夏婵走出房间叫了一声。千寒收起手中的剑,走到夏婵跟前。
“明日你送小虎去学堂,后日随我一起去古河城。”夏婵道,等她给古河城的人留下药方,找到瘟疫的源头再去京城。
千寒微愣,随即点头。
六月初七一早,小虎得知今日可以和千寒骑马上学,激动坏了。
“千寒,路上小心。”
“婵儿姐,你就放心吧,千寒哥哥可厉害了,骑马像要飞起来一样。”小虎雀跃道。
夏婵忽而想起前世,每次哥哥开车出门,她也会嘱咐一声慢点儿开。
午后,云集镇有人来找夏婵,因为镇上唯一的郎中今天早晨刚刚离开,夏氏药堂的人都在桥河村照顾难民。
夏婵提着药箱跟人去了云集镇,红玉原本想跟着去,但为了照顾难民,还是留了下来。
诊完病时太阳已经落山,云集镇和桥河村也就三里路,夏婵就没有多想,徒步踏上回家的路。
意外来得很突然,她在路上被人打晕了,夏婵怎么也想不到,光天化日之下还会有人向她动手。
“娘,婵儿怎么还不回来?”红玉一直等到太阳下山都没有看到夏婵回来的身影。
“按理来说这个时候应该已经到了呀。”吴婶儿也开始着急了。
“娘,要不起我去难民营那边看一下吧。”红玉提议道。
“好,我和你一起去。”吴婶儿摘下围裙,和红玉一起赶往难民营。
二人走后不久,送小虎去平襄镇的千寒也回来了,看到吴婶儿家一片寂静,他又策马赶往难民营。
“找了一圈儿了,娘,大家都没看到婵儿。”红玉着急地快哭了。
“快,回家找千寒公子,千寒公子可以骑马沿途去找,我们跑起来太慢了。”吴婶儿话音刚落,就听到马蹄声。
“千寒公子,你来得正好,婵儿今日去云集镇出诊,到现在还没回来。”红玉喊道。
还没来得及下马,千寒又策马向云集镇赶去,云集镇很近,骑马不到半刻钟就能到,希望夏婵只是诊病多费了点时间。一路道云集镇边缘,千寒依旧没有找到夏婵。
“老伯,你可见过一位十四五岁的姑娘?提着一个药箱。”千寒拉住云集镇上一个老人问道。
“你说的是夏姑娘吧?太阳没落山前就离开镇子了。”老人回答道。
千寒心头一跳,夏婵出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