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书后抛夫带球也快活

皇帝元乾一直关注着齐家。

开始是因为旺正勤的告密。

隔墙有耳,旺正勤两次直接陷害赵慧都被人在茶楼或酒店包房里给听到了。

一次被礼部尚书王大人听了,引来了弹劾。

最后也是影响他一生的就是向秦王二管家密告。

赵慧有特异功能,她能猜题。

旺正勤想利用这个秘密,可以让秦王快速的拢络人心。

结果是他进了监牢,再没出头机会。

因为这,让皇帝关注起赵慧来。

一个有特异功能的女人,又事关国家大事,皇帝想忽视都难,然后他就派了自己的亲弟弟诚王爷,专门负责追查此事。

因为诚王爷,皇帝活了下来,也因为诚王爷,皇帝深信这世界奇人异事不少。

诚王爷还是四岁时,在御花园里听到有人要害哥哥,就是一杯茶饮加了毒,中毒之人轻着伤神重着丧命。

他人小害怕,所以在宫女准备给哥哥端茶时打翻了茶盏,结果那端着茶盏的宫女因为心虚手抖,在翻了茶盏后失手翻到诚王爷面上。

虽然水不烫,但因为诚王爷当时很小,又正与哥哥说话,没防备被淋头还呛了一口,等他自己反应过来时,已经有半口喝下肚了,他忙叫救命。

现场有皇帝,送茶宫女下毒又被逮个正着。

就在宫女想一人吞下罪行时,诚王爷告状,把御花园内的详情告诉了皇帝。

宠妃贵妃不信,认为黄口小儿说话没数,那么远怎么可能听得清楚,还听得清是谁说的。

为了还原事情真相,皇后及重臣据理力争,做个现场重现。

她把宫里的么么、宫女、太监全找来,隔着百米不让诚王爷见人,凭声找人,最后找出宠妃公里掌管首饰的女官及三等宫女。

案子查出来了,却再没人敢接近诚王爷了。

他最大听力范围是百米,哪个人没点秘密?一般消息没关系,如果是不能让人知道的秘密呢?

于是诚王爷被众人所厌恶。

同时,因为喝了毒药,药入口即化,已无力回天。

虽然抢救了,可抢救还不如不救,因为那毒他已经吃了。

就是那药的副作用,会让人发胖。

一个胖如猪的皇子,如何问鼎大位?

贵妃陷害被捉住,倒了。

贵妃的儿子、排行居长的大皇子也被拿下了。

元乾即嫡又巨长,顺理成章的继承了皇位。

一朝天子一朝臣,元乾登基后,诚王爷也水涨船高,身居高位。

他是聪明的,哪怕他曾经对元乾帝有恩,哪怕他们是嫡亲的一母同胞,他也不敢越了线。

他从不念权,他要让皇帝明白,他只忠诚于他,所以当今兄弟们中,也只有他一直被重用着。

他太知道天家父子、兄弟情了,这些都靠不住,他只要努力办差不越线就好。

因而等皇帝要求他监视齐家与赵慧时,他想了想就答应了,他也是为了儿子着想。

当初他中了毒,无解,等他成亲后,这都就有部分遗传给了儿子。

他儿子出生时是个小胖墩,恶仆背地里欺凌、亲娘明着嫌弃,导致他越来越内向,慢慢的居然话都不会说了。

这使得深爱他的诚王及对他满含愧疚的皇伯父深深发愁。

最后他们想到一个办法,那赵慧不是会教人吗?那就把元浩然给她送去,顺便看看她究竟是如何知道考卷内容的。

赵慧并不知道元浩然实际情况,也不知道他们一家早就被人监视了。

她平时也就是正常的到学堂里教学生,与其他书馆的夫子并没有什么不同。

暗卫里有一个会读书的,每次遇到他上值,总是被她渊博的知识给吸引着,他觉得这赵夫子虽是女的,却真的很会教人。

通过长达一年多的监视,知道科考题目是怎么来的了。

原因在于她的题海战术。

而且她教学方法是那么的与众不同。

她划了考试范围及考试纲要,定期考核学子们,考核后会做个总结与分析,再加上她学富五车,教学面广。

暗卫里的秀才觉得,让他这样学下来,他也能做个举人老爷。

经过确认他们家并没有什么不可告人的神秘后,齐家风险解除了。

诚王这才把儿子扔给齐家,扔给赵慧教去。

可随后,诚王居然在齐家丢了面,这让皇帝找到了乐趣,让暗卫又关注起齐家的孩子来,仔仔就这样入了他的眼。

元乾帝与别的皇帝不一样,那就是他儿子多女儿少。

他膝下居然只有一位公主,对这个唯一女儿,他是真正的爱如明珠,所有皇子都靠边站,从公主封号“明珠”就可以看出来了。

他所有的父爱都给了明珠公主。

随着公主渐渐长大,他开始物色驸马人选,这导致被点到名的官老爷们,都不敢给自己儿子随便定婚了。

而他还不自觉,为了选胥,他甚至办过几场宫宴,让众大臣把自家子侄带来让他挑选。

可想而知,以老父亲眼光看这些公子哥们,如何能看得上?

可再看不上,他还是得从中挑选一个,因为公主被他拖到十八岁了。

而被公主拖婚的男子就更多了,公主还没主,你订什么婚?

可巧,三年一度的殿试来了。

看着满殿的青年才俊,皇帝又想到了掌上明珠,这次得定下来了。

于是,在那么多人中,他看到了立于人前的赵元奎。

这小子太耀眼了!

他知道他叫仔仔,却没想到,这个小崽子居然长得如此俊俏。

他忽然想起此前密报,长相俊美、文采风流、行如松柏。

皇帝想,与其找那些无趣的执挎子弟,还不如找一个青年俊才,于是他当庭就下了旨招他为驸马。

皇帝也怕啊,万一下手晚了,到时下面的大臣来个榜下捉婿可就完了。

因为旺正勤的密告,推动了齐家、赵家提前十几年进入了朝堂。

不然,一个没有任何背景的状元郎,怎么也得熬个几十年才能爬上坡吧?而驸马,开始就是正二品。

齐家与赵家,几十年后与前世的旺家正好掉了个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