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簇时光付东流

那刑部尚书一来,便作势想向子都行礼,说来讽刺,赵子萧自愿被关在内室等候发落,便是为了不让百姓觉得只因为他是太子便可以差别对待,可自己按官职不过是尚书手下分管辖区的一个小管事罢了,却因为自己是王爷,尚书便应该向他行李。

还没来得及拒绝,宫羽徽便插了话,先是向尚书行礼,后便表示希望能宽限一炷香时间,只要再问太子几个问题,便能解开杀人手法。

尚书看了看一旁的子都,应允了,赵子萧从内室出来后,宫羽徽先是贴近了赵子萧。对着沾在衣服上的血迹端详了一番,又让他站在案发时的位置,对比了一会,才开始询问,至于一旁的尚书,子都看他的脸,觉得他似乎是想斥责宫羽徽的无礼,不过子都和赵子萧都没有说什么,他也不好开口。

“能再次详述一下经过吗?”

虽然在将他送去内室的时候已经问过一次,但那次四周无人,和这次还是不一样的,赵子萧想必也是清楚,便缓缓的说了起来。

那时,他从休息室前往书屋,想必正是中午,前往书屋的走廊,只有两个人和他擦肩而过,再无他人,原先想着书屋可能也没有人了,但进去之后却发现还有一人,那人似乎也没想到还有人进来,也被吓了一跳。随后,便在书架那边寻找着什么。

好巧不巧,那人待的位置放的书籍种类,也是子萧所感兴趣的,子萧上了前去,随手准备抽一本先翻看一番。

然而,那人却抢了先。

就在他拿书的瞬间,鲜血喷出,随后,书架便倒塌了。

起初听时,子都还感觉匪夷所思,甚至听者像狡辩,但现在再听,却心里有了头绪。

说来,在子萧诉说经过的时候,子都注意到有几人的神色有意,便在子萧说完后让随行的官差问话,不知是子都太过吓人还是什么原因,他们的反应实在是过激了,说话都变得结结巴巴起来,不过好在还是交代清楚了。

原来,就在子萧来书屋前不久,有人带着小厮,给了当时在书屋的几人一些银子,让他们离开书屋,正好快到晌午了,他们便收了银子离开了,而那给他银子的人便是死者,据回忆,两个小厮守在门口好一阵子。

“你记得那个时候,后面的这个书架,有什么异常吗?”宫羽徽抛出了第二个问题。

“异常……硬要说的话,那个书架好像很不稳的样子。”

不稳……子都用手摇了摇那个书架,向朝他投出疑问目光的宫羽徽摇了摇头,没有不稳,很是牢固。

果然,一切谜题都解开了。

宫羽徽在尸体旁边蹲下,捻起匕首上的丝线开始解释。

“凶手设计了一个机关,匕首藏在这边的书上,丝线一头连着对面的书架,另一头顺着对面的书架,顺到门口,如此一来,只要死者拿起藏有机关的书,藏在夹层的匕首便会刺中死者,同时,带倒后方的书架。倒塌的书架压住匕首上连着的丝线,如此,凶手只要在门口稍微用力,便可将丝线回收。”

如此言论,倒是将嫌疑引向书屋外的人了。他们便有了微词,疑问也纷纷出来。

“理由有三,一是后方书架顶端、正方五处书籍以及夹层均有压痕,夹层压痕较粗,是刀的压痕,书架与书籍则是丝线的压痕;二是血迹,从喷射形状来看,死者是正对书架,且从书架方向受击,只有这样,太子的衣服上面才会只有侧面才溅到鲜血;第三,便是匕首上丝线的断裂处,很明显,是被强行拽下的形状。”

“而且,凶手想完成这一行为也很容易,只要让书籍和丝线的配合在最开始为松散状,这样,即使有人拿书,也不会发生被误伤的情况,且此处书籍较为冷门,又是最后的三个书架,凶手只要守在一边,堵住入口,便会减少无关人员来此的概率,等看到死者进入书屋,便将机关调整为紧绷状,离开,这也解释了为什么明明只要一本书便能完成的机关,却有五本书有压痕。”

说着,宫羽徽又让官差们将两个书架的书籍,以及死者搬开,只留下需要的五本书,又从衣物上扯下一根丝线,搭建了起来,随后,宫羽徽拿起一本书,随着她的动作,充当匕首的木条飞了出来,然后,后方的书架也倒塌下来。

这一切让子都惊了一身冷汗,情不自禁的上了前,想拉开宫羽徽,好在宫羽徽灵巧的紧,倒塌之前便用轻功离开,轻盈的落在了子都身边。

随后,宫羽徽走向门口,拽住了丝线的末端,用力一扯,便将丝线从木条上面扯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