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怨春风

“公主殿下,我想你大概是喜欢上你口中的这个讨厌鬼了。”他的声音酥酥麻麻的,听的明瑶一个战栗。

树上的花瓣随风飘动,时间仿佛静止在这一幕,明瑶的大眼睛扑闪扑闪的看着他。

明琢邪魅一笑,替她拈去头上的花瓣,笑着说。

“讨厌鬼好像也有点喜欢你呢。”然后头凑到明瑶的耳边,轻轻唤了声:瑶瑶。

那天之后,明瑶就时常跑到书房找他。她沉浸在明琢带给她的爱情的喜悦里,甚至想好了以后嫁给他的场景,和林菁华天天念叨着她要开始学女工,让母后给她准备嫁衣,全然不知她将来要面对什么。

明瑶端着一盘糕点,准备进凤鸾宫,听见里面传来李皇后哭哭啼啼的声音。

“不是说就要回来了吗?怎么突然间又要继续打仗了。”

“本来都好好的,珩儿和琤儿都准备好行李了,那一群蛮子又突然进犯,实在是没有办法啊。”明德皇帝叹气道,他何尝不想让两个儿子赶紧回家。十年了,整整十年他都没见过那两个孩子了。

“陛下,我只是想让两个孩子好好的,我天天梦里都是他俩啊,这三个孩子在我的眼皮子底下,我都唯恐他们出事,何况说远在阿勒城的珩儿,还有我的琤儿,他离开的都城的时候才十岁啊……”李皇后边哭边说。

明瑶对这个两个哥哥没有很深的印象,明珩和明琤离开都城奔赴阿勒城那年,明瑶才五岁,那时候她的四哥明琤尚且是个小孩子,因为膜拜大哥,死活不肯留在都城。这些年他们也时常向都城写信,问候帝后,问候他们的兄弟姐妹。

屋里又传来明德皇帝的声音,“这次边境情况不是很乐观,我已经给邻国的月夷族写了密函,让他们出兵相助,此次若安然无恙,便可以迎回他们的少主。”

是啊,明琢在宸国忍辱负重十年,如今好不容易有了机会可以回到自己的故乡,她应该替他开心才对。她早该知道,都城再繁华,也留不住想家的人。

可明德想不到的,月夷族早就不是十年前任人摆布的时候了。这十年,他们暗地里韬光养晦,明琢在都城也积攒着自己的势力。他们不会再屈居人下。

让明琢出征阿勒城的圣旨是在四月中旬下达的,皇命如此,七日后出发。

明瑶一脸惆怅,一会儿“唉”,一会儿“啧”。旁边林菁华一脸疑问的看着她,不知道她在纠结什么,就这样趴在桌子上自问自答了半天。

“他要去阿勒城了。”明瑶开口道,两只小手盘着自己的发尾打圈圈。

“是上战场吗?”林菁华问她。

“应该是,他是去支援大哥四哥的。说边境的蛮子跟疯了一样,怎么打都打不完。”

“我听父亲说了,这次要是打赢了,子琢君就可以回家了。”说完她看向明瑶,见她还是一脸难受,小脸都皱成一团,不忍心疼起来。

“你放心,子琢君是个有本事的人,他会平安的。”林菁华抚了抚她的头发。

明瑶眼皮低垂,没有一点力气。

“过些日子就是端午了,我不能陪他过节了。”

“原来是因为这个啊,你们以后还会有很多个节日的。”

明瑶点点头。

那天明琢身着铠甲,坐在马背上,手腕上系着少女在寺庙里祈福来的平安扣。他转身看向城墙,尤记得昨晚她对他说:“我等你回来。”

高高的城墙上,明瑶一身红装,长发随风乱舞。她遥遥的望去远行的队伍,仿佛多看一眼,他就能留下来。

他出征之后,明瑶便去了皇家寺庙慈安寺,说是为了他和两位哥哥祈福,帝后知道了还直夸她懂事。

春日百花开,时间静静地走,端午过后夏日又悄然无声的来了。临入秋的时候,明瑶终于等到了他的第一封信。

见信安好:

与卿已别多日,本该夏末回,却不想战况复杂,两兄皆负伤。君幸得帝后庇佑,已安然无虞。吾时常想念卿,不知卿饭否,憩否。每此,心中情难自抑。愿卿好,勿挂念,代问陛下皇后安。

子琢书。

明瑶看完信,放在胸前,感受着他写这封信的心情。信封里还有一枚簪子,外面有好多布条缠绕着,应该是怕在路上磕着碰着。

明瑶把那布条绕开,是一支玉簪,色泽淡黄偏白,簪头上雕着云的形状。她把东西都收起来,接着诵经祈福。

秋日花叶皆落入泥中,转作来年的肥料。秋风萧瑟凄凉,吹着吹着就入了冬。都城上下陷入一片雪白,像个雪城。

这次来的,不是明琢的信,明珩战死沙场,明琢受俘,明琤重伤的消息。闻此,明德皇帝大怒,命林安之子随着明瑞挂帅印,前往阿勒城,接回大皇子的遗体,并解救质子明琢。

皇后知道明瑞要去边境,大哭大闹了一场,“陛下,是要我们的儿子都死绝吗?!”

明瑞却说:“国不再,便无家。还请母后准儿臣去。”

“儿臣若身死,便是天命,儿臣若凯旋,便是父皇母后福祉庇佑,定要让那无知蛮人知道,我宸国,还有千千万万个好儿郎!”

明瑞走后,李皇后大病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