魂岭

“听老人们说,一片大陆分两端,青纱帐,绿衣裳(chang第二声),魂灵荡,拂山岗。九天山,玄女庙,战神佑,万古可安。西魂岭,通天地,主掌生死。”山间木头小屋里,一个中年男子如是说道。

一个十几岁的小男孩,坐在跟前,听着中年男子的话,眼睛看着远方,若有所思。

“父亲,九天山我知道就是我们家附近的山,可是这个西魂岭是哪啊?”

小男孩不解,他从小生活在深山里,没见过世面,对父亲的话不甚明白。

他能得知的东西,一个是自己的所见所闻,一个是父亲的陈述。

以前,碰到疑惑,父亲总会解答,这都过去一盏茶的时间了,父亲依旧沉默。

看得出来,父亲有些后悔说这些,脸上浮现一丝丝的愁容。

“这些还不是现在的你可以知道的,等你在大些的时候,我再告诉你。”父亲有些敷衍。

小男孩有些急了,今年他依旧13岁了,他自觉得已经不小了,连忙说:“不,父亲,我已经长大了,能不能告诉我?”

父亲笑而不语。

紫灵山下。

“好累啊,一路上都没找到吃的。”柳望归说道。

柳望归之名由一首诗《柳》得出:

春柳垂下万千绦,倒寒不理絮漫天。

老树桩前痴人笑,新芽一枝望君归。

“不对,这树上有果子,母亲少歇,我去去就来。”

说完柳望归就放下包袱爬树去了。

柳望归的母亲凌茜(qian第四声)本来想说些什么,不过还是忍住了。

凌茜怀孕的时候,柳望归的父亲就因为有事,不知去向。眼看着都过去快二十年了,柳望归他父亲依旧杳无音信。

这些年,凌茜一个人照顾柳望归也实属不易。不过,柳望归也很懂事,家务都是抢着干,不想让母亲累着。

此次离家,也是无奈之举。凌茜本想着,家乡适逢大旱,颗粒无收,又被地方无赖骚扰,因此不得不背井离乡。

离家第三天,带着的最后一个饼也吃完了。气候干旱,一路上没找到泉水,路边的树上也难以找到果子解渴。不过还是被柳望归找到了几个果子。

“母亲,果子采到了,给。”柳望归的左手食指被树枝划开了一道小口子,渗出了一抹鲜红。

“孩子辛苦了。”凌茜接过果子正要吃的时候,看见了柳望归的手指上的鲜红,“你这么这么不小心啊,都受伤了。”

“没什么的,刚刚不小心擦了一下,现在已经没事了。”柳望归笑道。

凌茜咬了一口果子,不争气的泪水夺眶而出。

“母亲,您怎么了?是果子不好吃吗?”柳望归有些慌了神。

“没有,你母亲我感觉对不起你,从小就不知道父亲是谁,现在又要和我一起出去流浪,居无定所。”

“母亲,这不是你的错,也许这是天意,我脑海里有一个声音告诉我,要去一个地方,一个很遥远的地方。”柳望归说着头看向了远方。

几十公里外,镛城里。

街上满是吆喝声,小摊小贩在努力忙活着。

福莱客栈里。

茶桌上,几个中年人聚在一起,聊着些什么。

他们对面的桌子,坐着一个少女。乍一看,是个手无缚鸡之力的软妹子,可是细看的话可以发现,她的眼神泛着光,端着茶杯的手上有三个老茧,显然是长期握剑所致。身上的腰带也不同寻常,散发着寒意,偌大的太阳下晒着也不显热。

“听说了吗?静之羽出世了!”橙色布衣中年面带喜色道。

有一首写静鸟的诗《静鸟》:

静鸟高飞灵魂晓,轻念操纵千军倒。

陨落变化静之羽,一念善恶凭静雨。

静雨又叫蓝静雨,是许久以前的人了,她与凌云的故事家喻户晓。不过,能记住这故事的原因不是两人的故事本身,而是蓝静雨得到了静之羽,并能够掌握它。

有传闻,静之羽经过培养,有机会复活静鸟,从而无敌于当世。不过,这传闻的真假无从证实。

静之羽被蓝静雨雪藏了。

“真的吗?”旁边的一个瘦弱的中年男子问道。

他不怎么相信,因为有一个很古老的传说,静鸟当初陨落的时候,留下的静之羽无人可用。

“骗你做什么?”橙色布衣中年压低了声音,“多年前就已经出世了,不过被蓝家压了下去。”

瘦弱中年有些诧异:“你是说,这东西被蓝家所得?”

“那是许多年前的事了,现在在哪,我们也不知道。不过听说,最近城外灵力异动,有能人说,那可能是有关灵魂方面的法宝,你觉得呢?”

“这样的话,岂不是,我们也有机会?”

“话是这样说,不过静之羽有没有认主还不好说。如果是那样的话,我们可就要遭殃了。”

“正所谓,富贵险中求,不拼一把,心里过不去。”

两人的对话都传入隔壁桌的女子耳中,声音再小也能被她的灵魂力所察觉。

女子心中没有任何波动,显然是满不在意。

“此等灵物,岂是尔等无名之辈可以觊觎的?痴心妄想。”女子心里不屑道。

不过,女子没有表现什么,细细品了杯中的暑茶,然后,摇了摇头。

“小二,这茶,次了些。”女子那婉转的声音,犹如黄鹂鸟站于枝头啼叫,多少让人心中一颤。

小二听到了这个熟悉的声音,连忙赶来:“哎呀,都是老客人了,我们怎么敢乱来,这已经是最好的了。”小二有些难为情。

他是知道情况的,这茶的采摘全看天。今年,产茶之地遇到大旱,茶农不得不提前采摘,不过还是慢了,茶已经回天乏术。新芽水分差了些,又被太阳曝晒,做出来的茶,茶水肯定就不如前了。

“那这些茶如此,可是产茶之地发生旱灾?茶叶不饱满,茶味略浓。”女子一口道出茶的不足。

“您真是慧眼,柳庄一带大旱,幸亏茶收得快,才得以挽回些茶,收得慢的嫩芽,都已经枯了。”小二解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