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宁做一书生,不为百夫长(2/3)
陆超程梁心中明白师父要当众演示武功,心中一阵激动,齐声喊道:“是!”于是按照列阵的标准,上前踏上三步,笔直站在师父面前。
那男人又哈哈大笑道:“你们是怕把我撞倒吗?哈哈哈哈!”说着跨前两大步,径直走到陆超程梁面前,仅有一小步的距离。挽了挽袖子:
“这落花拳法,看似阳刚,实则刚中带柔,柔中掺刚,若是全凭蛮力,倒是万万不可的,需是这般。”
当说道“这”字时,那男人突然对着陆超从腰间猛的打出一拳,刹时间,一股风呼啸而起,隐隐有龙鸣之声。陆超还在思考师傅刚才的那句话,这一拳转眼就到了眼前,陆超还没缓过神来,就呆呆的站着,居然做不出任何反应。虽然平时在师兄弟间的切磋中不算出类拔萃,但也不算是吊车尾,可此时别说还手,居然只能看着拳即将击在自己脸上,连练熟了的卸力都没时间反应。程梁大急,眼见着这拳师父用上了不知几成的力,绝非儿戏,想飞扑上前将陆超撞开,可拳即将到眼前,显然已来不及。
忽然间,那男人的拳路忽的变了,在空中圆滑的打了个弯,拳转而对着程梁,停了下来。那股力道居然硬生生的被停住了,可偏生那动作又是这么圆滑如意,正有几分太极拳法的风骨,似乎只是一朵樱花落在了月夜下的河面。众人都看得呆了,突然之间,陈梁重重的飞了出去,可并没有受伤,只是呆呆的坐在地上,眼神中满是惊讶与敬佩。许久之后,众人才反应过来,原来居然是袖风。袖风焉能有莫大威力?众人百思不得其解,只觉得武学之道深不可测。
“非也,非也!朱子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乃不知也。你们只知道这招精妙,却不知道这招精妙在哪里,就跟着鼓掌,乃大愚若智者也!只因为是师父的招式,就精妙吗?非也!这就叫做戴高帽。”
一个清亮的童音在叫好声,掌声中响起,虽然不甚响亮,却也听的清晰。知趣的马上停止了鼓掌和叫好,不知趣的差点骂出声,但看到说话者,硬生生的把嘴边的咒骂给咽了下去,只嘟囔了两声。
因为说话者居然是师父的幼子吴宣。只见他穿着一身熨的平整的青色棉袍,左手把着一把扇子,上面写着“书山有路”四个淋漓尽致的大字,一副书生模样,在众多穿着粗布衣服,甚至有的赤裸着上身的大汉中显得格格不入。
那男人的脸色顿时板了起来,哼了一声,说:“宣儿,我不是说了以后不要再穿这身衣服吗?而且在师兄面前,没大没小的,你倒是说说这招叫什么啊?”
众人心中未免有些不快,听到师父这么说,都暗中叫好,笑嘻嘻的看着吴宣,等着他出丑。自从吴宣的母亲死后,师父一直对他宠爱有加,他想要什么东西,只要是能办到的,眉头都不皱一下。可是唯独这套衣服师父一直很反感,可架不住吴宣的又哭又闹,终究还是买了。
陆超程梁异口同声的骂道:“放你..的狗屁,你倒是说说,这招的精要之处啊。”平时师父虽然亲和,但大家都不敢去招惹吴宣,只有陆超和程梁不买账,一有看不顺眼的地方就直接破口大骂,三人时常吵来吵去,久而久之,三人居然成了好朋友。
吴宣对着那男人撇了撇嘴,又对陆超程梁翻了个白眼,这才开口道:“这招叫做【花林似霰】,名字倒是挺美的,出自张若虚的春江花月夜。这招的要旨在于随情而转,共有18个变式,但精要都在于运气于袖中,拳做掩护,声东击西,而且关键是要快。这也就是某人和某人连还手之力都没有的原因。”说着,得意的瞅了陆超程梁二人一眼,两人咬牙切齿,但随机思考起吴宣的话来。莫非真是这样?仔细一回想,似乎和他说的无不切合。难道吴宣真是千古难遇的武学奇才,看了一眼就能分析出招式的精要?众人百思不得其解。
那男人大笑一声道:“宣儿,你又偷看我的书了?”
吴宣一本正经的说:“爹爹,你再说什么?你说的是全唐诗吗?我昨天….啊!!”
话还没说完,吴宣已经被那男人抓住一只脚,像拎一只小鸡一般将吴宣提起,动作之迅疾,在场的人甚至没几个看出发生了什么。只听“啪”的一声,一本书从吴宣的袍子中掉了出来,书看着甚新,不知是不是由于保养得当的原因。封皮上赫然写着几个大字:花落二十六式。
那男人左手一抄,将书拿在手中,在粗布衣服上小心的蹭了两下,可是越蹭越黑。那男人也不顾,小心翼翼的收在衣服里。笑着骂道:“我就知道你小子又偷我书了,你干什么事还能瞒得过我?哈哈哈哈!你要是想正经学,我教你便是了。”
吴宣面不改色,说到:“读书人的事,能叫偷吗?”接下来全是一些众人听不懂的话了,什么君子固穷,什么宁做一书生,不做百夫长。众人都哈哈大笑,到处都透着快活的空气。
只有那男人叹了一口气,声音很轻,几乎都听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