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一线生机(2/3)
“王爷,他的妻子就在上面!”
一人低声解释道。
朱载圳心中一惊,知道事不宜迟,于是伸手一把抓住链条上的铜锁,依法炮制,眨眼间,铜锁被一团白色光晕包裹住,然后碎成渣渣。
“走,拿上武器,杀了他们。”
牢门被朱载圳一把扯开,他振臂一呼,却没有料想中的一涌而出。
这些人,用一种奇异的眼光盯着他。
终于,有人开口说道:“王爷,没用的,我们逃不出去。”
“这间封闭的空间,是在船舱下面,想要上去,需要打开一道铁门,从里面根本就打不开。”
“若是,闹得动静太大,上面那些倭寇们,就会发现,到时候我们手无寸铁,只有任人宰割了!”
说话之人,谈吐不俗,眼神在短暂的慌乱后,迅速镇静下来。
朱载圳多打量了对方几眼,虽然对方衣衫褴褛,脸上有几块淤青,可是从他谈吐气质来看,显然是读过书,有些学识的。
他说的没错,朱载圳心想。
如今,他们这些人,想和倭寇硬拼,显然是以卵击石,纵使他可以活下来,这些人,怕是一个都活不了。
而且,身处海上,朱载圳已经没有退路了。
只有,杀了倭寇,夺船这一条出路。
但,总得试试。
随即,
他在众人指引下,爬上一处阶梯,上面果然有一道细微缝隙,此处正是出口。
“真是一块铁板啊!”
冰冷的触感,让朱载圳的心沉了下来。
一团白色光晕爬上手掌,光晕瞬间席卷整块铁板。
然而,
铁板却纹丝不动,紧密的铁元素,牢不可摧。
“看来,想要把震震果实,开发到毁天灭地的程度,需要时间和努力啊!”
朱载圳失望的从阶梯上下来,迎上众人的目光,随后将视线落在那位俊秀的读书人身上,低声问道:“还有别的办法吗?”
这位读书人,稍微整理了破烂的衣衫,略作思量后,缓缓开口道:“还有一个办法,等!”
“等?”
“没错,等送饭的人,然后趁机干掉他。他怎么也不会想到,我们竟然能逃出牢房。”
“这主意不错!”
朱载圳称赞道。
“不过,送饭没有规律,我也不知道今晚他会不会来!”
朱载圳摊摊手,笑道:“看来,我们只能赌一把了!”
随即,
众人回到囚房,将链条上悬挂铜锁的一端隐藏于阴影中。
朱载圳与那位读书人蹲在一角,其余人大多是不识字的百姓,在面对大人物时,脸上总露着一丝拘谨,说话也磕磕巴巴,好在这位景王看起来,没什么架子。
“你叫什么名字?”
朱载圳开口问道。
“徐渭!”读书人沉稳答道,虽然身处险境,依然不失读书人的风骨。
徐渭?
朱载圳感觉很熟悉,九年义务教育,让他对明朝历史,只有一个大致的了解。
即使是开国皇帝朱元璋,在历史书上,不过寥寥数语。
徐渭···为什么会对他有印象呢,对了,明朝三大才子之一,一生坎坷。
越是苦难当头,他便越狷狂!
一道学生时代的记忆,骤然在脑海里想起。
徐渭没有注意到朱载圳复杂的表情,缓缓讲述了,自己对时局的看法,这次来浙江,就是为了投奔胡宗宪。
他学富五车,精通韬略。
纵然是一个穷酸秀才,却有报国之志。
“好啊,如今世界,处在一个大变革时代,急需你这样的人才。”
朱载圳慢慢回忆起,历史中,徐渭的一生。
不受四书五经的束缚,思维敏捷,没有读书人固有书呆气,这等人才,若放在传统框架下的大明王朝,势必要碰钉子。
若放眼全世界,却是不可多得的全才。
两人低声交谈间,突然一声异响从上方铁门处传来。
随即,
一道清冷光线,从上面直射下来。
一人供着身子从狭小的洞口,钻了进来,站在阶梯上,从上面夹板上,提起一只木桶,顺着阶梯慢慢走下来。
“来了!”徐渭低声说道。
“今天,那些人又抢了一艘货船,趁着他们高兴,我也给你们送点酒水来,权当是赎罪了。”
“王爷,别怪我,我也被逼的没办法了,若不把你供出来,我也要被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