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7 铜鼎(2/2)
周幽王死后,申侯、缯侯及许文公在犬戎仍占据的宗周立宜臼为周天子,即“周平王”。而虢公翰则在携拥立周幽王的弟弟余臣为周天子,即“周携王”,形成“二王并立”的局面。
根据现存文物以及史书的记载,这种二王并立的局面持续了21年。就是战国竹简《系年》中所记录的:“邦君、诸正乃立幽王之弟余臣于虢,是携惠王。立廿又一年,晋文侯仇乃杀惠王于虢。”
虽然说历史将周幽王塑造成了一名昏君,但如果仔细分析的话会发现周幽王之所以会改立太子,大概率是发现了诸侯尾大不掉的问题。
但是他这种类似于削藩的做法失败了,虽然他成功的把申过的势力从朝中逐出,但申侯为却能够其甥争王位,联犬戎杀幽王。
考虑到申侯、缯侯及许文公在犬戎仍占据的宗周的情况下立宜臼为周天子,因此周平王不但与蛮夷勾结,还有弑父的嫌疑。
而那些如许、申、郑、晋、秦、犬戎等支持平王的国家皆别有野心,通过支持这个道德上有明显缺陷的周王彻底削弱了周王室的力量。因此周室东迁后,政令亦骤然解体。
不过因为历史上的失败与混乱,携王几乎没有留下任何的线索,而梁恩这次找到的青铜鼎很有可能就是现在唯一一个有明确记录的文物。
就在梁恩做出最终判断的时候,他的眼前也出现了新的文字。
【恭喜你,你获得有关于西周末代天子第一份确定的信息,现进入结算过程——
结算完毕,本次历史探索活动你获得了两枚时空罗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