穰侯免相,王言神算(2/3)
魏冉笑道:“‘凤鸣’之名如雷贯耳。能得如此之名者,天下贤者皆欲一睹尊容也。”
王言回道:“不过世人谬称。不知穰侯找我何事?”
魏冉说道:“人人皆言凤鸣神机妙算,不妨猜猜。”
王言思虑片刻,回道:“昔日穰侯未曾亲自拜访我,今来拜访,只可能为两事。”
魏冉问道:“哪两件事?”
王言回道:“穰侯日理万机,来见民女不外乎问朝政之事或让我随军出征。然若问朝政之事,必会与太后相议,进独自前来,故为后者。”
魏冉大笑道:“不愧为凤鸣也。”
王言又言:“可随军出征,应武安君来唤,今怎是穰侯前来。莫非此役乃穰侯亲自挂帅?”
魏冉继续笑道:“何事都瞒不过魏姑娘。”
王言继续说道:“能让穰侯亲征者,无非是穰侯心疼女儿与夫君聚少离多。”
魏冉叹服道:“事事皆准。看来有王姑娘相助,伐魏必胜。只是不知王姑娘是否愿意与老夫随军出征?”
王言回道:“谨受命。”
于是王言随魏冉大军东征。秦军进魏境,轻而易举陷魏两城,直逼魏都大梁。
秦军行至距大梁三十里处,王言向魏冉谏言道:“可留一军于此地,以防韩军救魏。”
魏冉问道:“王姑娘怎知魏求救于韩也?”
王言说道:“不知也。留一军于此乃防韩耳。”
魏冉笑曰:“若为防援军救魏,那秦军岂要兵分五路,四路防它国救魏,只一路攻大梁。”
王言回道:“非也。留一军于此即可。”
魏冉疑惑道:“此话怎讲?为何无须防北之赵,南之楚,东之齐?”
王言回道:“赵与魏息战不久,故不会救之。楚被秦所败,其兵不足以既防卫己国又救援它国。至于齐,虽已恢复元气,但即便救魏,也是从东面而来,与秦相对,以秦军之勇,不足惧也。但韩不同,若韩救魏,必从西面而来,到时秦军将腹背受敌,则危矣。此路乃韩军进大梁必经之路,留一军于此,可防之。若韩军不来,则相安无事。若来,则此军从其背后跟随,至大梁城下,两军合围韩军,则变成韩军腹背受敌。如此必能击溃韩军。另外,秦军即便留一军于此,攻大梁之兵仍有余。”
魏冉思虑片刻,说道:“王姑娘所言甚是,就依你计。”
于是,魏冉令胡阳率两万秦军于此处附近深山驻扎,每日再派十余名斥兵扮成平民,在附近一带留意韩军动向。而其余秦军继续东进,至大梁城下。
魏王恐慌,召群臣商议。魏无忌谓魏王曰:“以大梁之兵难挡秦军,当求它国救魏才是。”
魏王说道:“那赶紧出使齐国,让齐王派兵来援。”
魏无忌说道:“齐正与赵战,恐无暇顾及大梁之困。”
魏王慌乱,说道:“那有谁能救寡人之魏?”
魏无忌继续说道:“赵与魏有新仇,必不会救魏。楚差点亡国,亦无力救魏。只有韩,韩军从西而来,与魏军两面夹击秦军,必能解围。”
田文则问道:“韩惧秦久矣。韩为何会救魏而得罪秦。”
魏无忌回道:“韩苦秦久矣,只须说以利害即可。此战乃韩一雪前耻之良机,秦军主力深入魏地而使自己腹背受敌,若能一举歼灭秦军,则秦军主力尽失,往后便可不惧之也。”
魏王大喜,说道:“快,快往新郑求援。”
于是魏无忌入韩,以利害劝说韩王出兵。韩王从之,遂遣暴鸢率军救魏。
秦军十余斥兵穿布衣,扮成农人,于大道上来来往往,并每隔一个时辰向深山里的胡阳报信,即便毫无动静。这天,一名斥兵远远便见到韩军军旗,于是回深山向胡阳报信。胡阳立即整军出发,两万秦兵于韩军身后五里悄悄跟随。
韩军已至大梁。城垣上,魏无忌见之大喜,遂调兵遣将,欲待韩军与秦军交战时,与韩军前后呼应。
秦军哨兵望得背后韩军袭来,即报魏冉。魏冉即留五万秦兵继续围城,余兵调头向韩军攻去。倏尔,两军短兵相接。魏无忌站于城垣上,拔剑指天,刚欲下达出城迎敌,见更远处秦旗飘动,沙尘滚滚。魏无忌转而内心发憷,收起剑锋,窥间伺隙。
韩军不知后有追兵。正当与东面秦军激战正酣之时,韩军背部受敌,首尾不能相顾,很快便被秦军合围。韩卒瞬间意乱心慌,不知所措。而秦军士气正盛,人人奋勇,将韩军之阵冲得七零八落。韩军被打得措手不及,很快便溃不成军,降者十有七八。魏无忌无奈,仰天长叹,不敢出城。
眼看韩军已溃不成军,韩将暴鸢遂自领一军,向北败逃。魏冉亦率一军,向北追击。至开封,暴鸢据城而守。魏冉见所带之兵无力攻城,遂返大梁,斩首所降韩卒四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