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试白起,断其为人(3/4)
说完,众人再次哗然,认为以此对白起不公。里正则摆手言道:“公子此言过甚矣!岂有一人胜四人之事?荒谬,荒谬。”
王言继续说道:“战场上,岂有一直一对一,而常出现一对十之困境。”
白起则言道:“王兄所言甚是,白起愿接受一对四的挑战。”
里正无可奈何,哀叹道:“既如此,那照本村规矩,倒地三次者则为败。”
白起及其他四名转役兵回道:“诺!”
王言和里正及众人齐齐退到四周,留下五名转役者和一大片空地。四人将白起围在中间。四人同时出手,冲向白起。白起迅捷得冲向一人,闪开其拳,抓住其出拳的手,将其拉到了中间。而其他三人打出的拳正中此人。没来得及他人反应,白起一个扫堂腿,将他正前方三人扫倒在地。那名最壮的转役者于后方,并未倒下,他继续冲向白起,一记迅猛的拳朝白起而来。白起见状,也出拳挡着。二人拳头对到了一起,然白起力强,将对方反弹倒地。四人齐齐起身逼向白起,白起步步后退,被被逼于墙角处。无奈,白起只好只挡其中力道最猛二人之击,而只能凭其他二人将重拳打在自己身上。然打在白起身上的重拳,像打在墙壁上一样,岿然不动。很快,白起便就将面前二人击倒在地,转而对那两名正袭击自己的人进行反击。白起接住二者的来拳,轻而易举地将他们二人甩翻在地。
此时,众人惊叹不已,齐齐喝彩。
四人又与地上起身,面面相觑,似有胆怯之意。而白起安如磐石,稳如泰山,双眼有神,冷静地观察着四个人的动向。忽然,其中一人先行出手,冲向了白起。不言而喻,此人迅速被白起扳倒。然第二个人从第一个人身后接踵而来,在将打中白起头部之时,被其躲闪开来,进而白起一拳将其打倒。说时迟那时快,第三个人也蜂拥而至。然白起用手臂挡住了第三个人的来拳,紧接着一个扫腿,将其扫到在地。往后接踵而来的是那位最壮的转役兵,他一拳重重地、结实地打中了白起的胸口。众人发出一阵尖叫声,然白起巍然不动,并未受来拳任何影响。他迅速抓住袭来的手臂,而后侧身,用右肘重重地击中对方的腹部,又双手擒住敌方右手,再背身将其重重地摔于地上。此时四名对手均已倒地三次,里正立于众人前,宣布白起为优胜者。众人惊叹之余,皆拍手称赞,感叹白起竟如此秀出班行。
里正言道:“经过多番较量,已证白起乃文武双全者,今日该由他为祖上白公胜上香,也盼其日后光耀白氏宗室。”
言毕,另一老者将已点燃的香交于白起,而众人属于白氏子孙者皆列于白起身后。白起立于白氏祖上灵牌前,执香跪拜并三次叩首。身后众白氏子孙也皆叩首三次。而后白起将三支香插于面前香炉,众人起身而后礼毕。
是日夜里,白起眠于庭院,于夜半之时,被摇晃而醒。迷糊间,他看到一黑衣蒙面人坐于其跟前,未能辨其面目。白起欲起身搏斗,却全身乏力动弹不得,手脚也被绳索所绑。白起问道:“所来何人?”
黑衣人抽出匕首指向白起,言道:“无须知晓我谁,今我有一事要尔相助。”
白起问道:“何事?”
“我知尔后日将往秦疆戍边,往尔能成我国之内应,破坏秦之防线,毒杀秦之戍卒,使我国之军攻破秦境。日后破秦之日,我国国君必有重赏。”
“请问所侍何国?”
“赵国。”
“秦与赵近来素不相犯,怎会攻秦。”
“大争之世,何来永远的和平。不过是我弱小时屈服,强大时侵略。今赵国已不同往日,兵强马壮,只待时机成熟,便是破秦之日。而尔乃破秦之关键。”
“如不应从,又将如何?”
“吾手中之匕将与尔之心同体。如若从之,则荣华富贵、封侯拜相指日可待。”
“我故从军,乃卫秦之疆,护秦之民。从军便置生死于度外,献丹心于天地。请杀之。”
“忠心换不来荣华富贵,更换不来亲人的恩情。若此时尔归尘土,何以报母之恩情,何以续兄妹之情?”
“秦境不保,我之亲人何能安活于世。且如若叛秦,天下鄙之,老母恨之。那时何来报恩?请君动手,但恳请放过老母及弟妹。”
“兄台不再思虑一番,为何待贵命之薄?”黑衣人边说边将匕首移近白起的胸膛。
“非吾命薄,乃赤心重于泰山,同于日月。休要多言,请动手。”白起紧闭双眼,已做好视死如归的准备。良久,未有动静。白起睁开眼,但见眼前的黑衣人已经匕首收于鞘内,而后行至白起身后,将其身上绳索解除。此时白起手脚已能动弹,只是身体乏力,无法大动。白起满脸疑惑,问道:“这又是何解?”
黑衣人摘下面巾,她面带神秘微笑望着白起。此人并非别人,而是白起昨天刚认识的、女着男装、自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