鬼谷凤鸣

舌战群臣,力荐白起(1/2)

  新城之战后,白起爵升任左更,已可列位秦之庙堂。

  而连失武始、新城两城的韩国惴惴不安,韩王即遣尚靳入魏,说服魏王共同出兵伐秦。自函谷关之战后,魏国亦频招秦国进犯,苦秦久矣,又韩魏两国同盟,唇亡齿寒,魏王未多于忧郁,即派上将公孙喜出兵,与韩军共同伐秦。

  公元前二九三年,魏军由公孙喜为将,领兵十六万,韩军由暴鸢为帅,领兵八万,途中,周天子亦出兵联韩魏,有兵一万。三国联军行至伊阙,与十三万秦军相遇。伊阙地势险要,东西有两山相对,伊水由两山间向北流入。联军居北,秦军居南,两军于此对峙。因联军有二十五万,秦军仅有十三万,联军兵力将近为秦军两倍,秦军势弱,此地岌岌可危。然伊阙为秦国东出必经之路,若失则霸业难成。形势危急,秦军主将向寿即派使回咸阳,请求增援。

  接报后,秦王立即召集众臣商议。于秦之庙堂上,秦王居主位于中,秦太后于侧,堂下百官群立,白起位于末。

  众臣参见完秦王、秦太后后,秦王说道:“今晨收到向寿将军于伊阙之军报,言韩魏联军声势浩大,我军势弱,有失利之险。现要寡人增兵救援,诸位如何看待?”

  堂下国尉司马错回道:“今国内所能调动之兵,已悉数在伊阙,恐再难调拨兵马增援。”

  秦王问道:“难道就对伊阙之秦军,不管不顾吗?”

  司马错继续回道:“近年来,秦军连年征战,损耗极大,伊阙能有十三万秦兵已属不易。”

  秦王思虑片刻,又言:“那可有办法解伊阙之困。”

  泾阳君公子芾回道:“臣弟以为,退兵为上,以免伤及秦军主力。”

  芈戎这时候站出来说道:“若退兵,则新城将得而复失。”

  魏冉附和道:“臣同意华阳君之言。若退兵,何止新城将失,联军将一路西进,直指函谷关。那么这两年所占之城又将还与韩魏,秦军又将困于函谷关内。”

  秦太后说道:“魏相和华阳君说得有理,若撤兵,则秦之东出将归于原地。可难道没有办法解伊阙之困吗?”

  堂下众臣窃窃私语,频频摇头,束手无策。这时魏冉站出来回道:“如今不过是十三万对二十五万,我军兵力不过是少于联军一半,就已言败?”

  秦太后问道:“那魏相可有解决之法?”

  魏冉回道:“既兵不能增,而向将军又无力抵抗联军,那就换帅。想我泱泱秦国,会无良将可挡联军?”

  秦王问道:“谁可应战?”

  堂下又是议论纷纷,依然无人应答。又是魏冉,他站出来说道:“臣有一将推荐,可往伊阙替向将军。”

  秦王忙问道:“此将是谁?”

  魏冉回道:“左庶长白起也!”

  秦王思虑片刻,说道:“就是那位前阵子攻下新城的将军?”

  白起未动,而是仔细听秦王与魏冉的谈话。

  魏冉回道:“正是。此人曾于黄巷坂阻击联军,后戍守函谷关未有过失,又轻而易举拿下新城,可谓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大王何不派他一试?”

  秦王说道:“白起何在?是否在此?”

  白起从末位站出,向前对秦王说道:“末将在。”

  秦王问道:“白将军可愿前往伊阙,与韩魏联军一战?”

  白起回道:“大王之命,臣不敢不从,定当全力,克敌制胜。”

  秦王又问:“可有胜算?”

  白起回道:“眼下未知。未到前线,未知敌我双方实情,不敢妄下结论。”

  这时高陵君公子悝站出来反驳道:“既无胜算,则不可前往。”

  白起说道:“末将只言此时未在前线,才无胜算。若到伊阙,摸清敌情,方能知胜负。”

  这时,魏冉补充道:“孙武曰:‘知彼知己,百战不殆;不知彼而知己,一胜一负。’白将军远居咸阳,不知道敌情,而言胜负未知,乃常理也!”

  公子悝继续说道:“那就该派能取胜的将军替之。”

  魏冉笑道:“此堂之上,谁敢断言战必胜?”无人应答,魏冉继续说道,“如有,大王便可派他出战。”

  司马错说道:“虽无人敢言必胜,然由一羽翼未丰的少将军打如此重要一战,实乃冒险。”

  魏冉回道:“自古英雄出少年,白起乃秦国不可多得之将才,其守函谷,攻韩魏,无一失手。司马将军可还记得,为何你能攻占解城?皆因白起借计将函谷关外扰军歼灭,才得以使解城秦军无后顾之忧。如我没记错,司马将军初次领兵灭蜀,也不过二十出头。那时先王如此信任你,而如今你却不信任一后起之秀。”

  司马错无言以对,便退至一旁。此时芈戎也站出来说道:“此战非同一般,乃关乎秦东出之计,若无必胜把握,不可贸然行-->>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争霸乱世王者为符文之地献上祝福三界英雄录我有无数大佬争霸领主信我啊!我真是召唤师率土:我的资源能兑换让我玩个球?我的世界新时代乱与群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