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2/4)
高考第一天的晚上,走读生可以直接回家,寄宿生如果觉得回家更好复习,那就可以请假回家,一般都是呆在学校里的,这样也能保证第二天不会迟到。
陆晚也曾想过回家,这个时候陆晚家已经搬家了,搬到了看起来更容易到车站的地方,离原来的家也并没有多远。
但是家离学校太远了,再想想父母对她回来的态度,又觉得还是呆在学校里好了。
袁清清就纯粹是因为家里有个弟弟,会打扰到她复习,就留在了学校。
每次陆晚假期快到了,父母都是恨不得让她早点回学校,回来了又表现出想她的样子。
陆晚的性格很古怪,甚至连父母都说她很古怪。一次的表现,或许陆晚还有些开心,但受次次这般重复,倒是教她有些不信了,因为她会觉得太装了。
经常这样,她想:“其实他们还是最希望我呆在学校了吧,如果不是必须担负起责任,或是他们自己认为的有所亏欠,实际上不太想管我的吧。”
她的生日跟父亲的同事重合,如果不是小时候呆在家里,又或者是父亲与她妹妹攀比心理,才会给她办生日会吧。
陆晚表妹小时候虽然经常被打,但是她的生日,她父母从不含糊。
小时候也大部分时候是中午是同事的生日会在前,陆晚也只去过两次,然后就再也不去了。
一方面是陆晚自己不愿意去,她总觉得去了就是自取其辱,她哪儿比得上父亲的同事呢?她一个小女孩,既不能在工作上帮助父亲,也不能帮父亲获取资源。
曾经跟父亲一起去旅游,向学校请了假,去过一次之后,父亲的同事嫌她碍眼,妨碍了他们与父亲的交流。
一方面也是父亲的同事不想看到她在自己的生日宴会上。
所以经常出现这种情况,中午父母都在父亲同事的生日宴会上,陆晚不是在奶奶家就是在姑姑家。晚上就会带着她去外面给她过生日,问她开不开心。她心里其实根本就不高兴,但嘴里往往说的是很开心。
因为只有父母和她,但是和表妹和她父母是不同的两种。
陆晚的父母从来都是以工作为先的,她小时候呆在奶奶家或者姑姑家的时候甚至比在自己家的时间更多。
陆晚的父母经常吵架,表面上维持着一个幸福的家庭的模样,可是整个家里都是冷冰冰的感觉,根本没有温度。
父母总是在放学的时候来接她,让她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幸福,看上去让其他孩子羡慕。
可实际上呢?
不过这又有什么呢?想了解你的人自然会了解,但大多数都是只看表面的,他们觉得你表面上比他们好,那么他们就会羡慕你,哪怕实际上根本不是那样。
陆晚的父亲和母亲都爱酒局,在陆晚高中之前基本上都是这个样子的。
小学的时候送到奶奶家,晚上要么奶奶送回来,要么去姑姑家睡。初中的时候,不去奶奶家了,直接回家,但奶奶也不能老是来家里做饭,就经常出现晚上没饭吃的情况,中午在学校里头吃。
初中的时候她基本没吃过什么东西,她也想不明白为什么还能活下来。中午学校食堂是需要排队的,但是总有人插队,等到了她,都没饭没菜了,插队的话,又插不赢别人,还有可能被别人直接推到外面去,甚至不让她排队。
直到初三,才有些改善。被姑姑发现了,她是来学校找表妹的,却意外的发现她在超市门口买了个辣条就当做饭吃了。
虽然姑姑看上去很烦陆晚父亲,但是有些事情她还是会说的,只有少数事情不会说。
所以有段时间是父母送饭的,只是因为初三开始住校了而已。
但陆晚表妹的父母就不一样了。
表妹的父母虽然也吵架,但没有像陆晚父母一样,几乎天天吵架。而且虽然对表妹很严厉,但是只是因为她犯了错,才会被打。
姑姑说:“知道这样不好,但是不打的话,她太容易膨胀了。”
而她生日的时候偶尔会请几个小伙伴来,但是大多数时候都只有父母和她在场。她每次说的开心,都不是违心的。
在很多事情上,陆晚都是最后没有办法了,才会找父母帮忙,她每次有解决不了的事情的时候,第一个找的是表妹,她没有任何的理由能非常充分的相信自己的父母,甚至于她根本就不相信自己的父母。
如果表妹解决不了的话,她第二个想到的是找姑姑帮忙。
她被欺负的时候,更多时候是表妹保护了她,而父母只会对她说:“为什么只欺负你呢?你要找找自己的原因。”
陆晚父母总是认为他们是最保护陆晚的人,但是陆晚很多时候的不安全感是父母所给予的,而安全感却是姑姑和表妹给的。
陆晚的父母也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