狩猎(2/3)
结合综合补给舰受到攻击的位置集中在水线以下的情况判断,远程反舰或巡航导弹的可能性也被很快排除,那么,基本只剩下了一种可能:
潜艇攻击!
就在指挥官命令,开启埋设在舰艏导流罩内和舰艉设备舱的水下拖曳声呐,进行反潜作业时,位于船队左翼的“恪州”号护卫舰,突然迸发出一团耀眼的火球,伴随着腾空而起的浓密黑云,从船底径直冲上舰体中部高耸的烟囱与综合射频电子桅杆,很快就笼罩住了大半个船体。
在延迟了大约两秒抵达的刺耳爆裂声中,“恪州”号的舰体出现了明显的变形,残损的船身在巨浪反复的强力推挽下,很快扭曲为不再同步浮动的前后两部分——可见,护卫舰的龙骨部分已经发生断裂。
通过致命的创伤洞口,海水持续不断的向舰体内部灌涌,此时的护卫舰,犹如一叶被浸透的纸船,在狂涛的席卷中,走向沉没的命运已无可避免。
一发命中就能造成如此骇人的破坏,恐怕只能通过发射携带重型高爆战斗部的大口径鱼雷才能做得到。
游荡在水下的,无疑是一个可怕的重量级对手。
此外,经过近年来的不断更新改进和实景测试,“旅洋四”型驱逐舰和“江凯三”级护卫舰装备的主被动线阵列拖曳声呐装置,已经能在水下四五十千米半径内,发现“洛城”级、“弗州”级等西方海军主力潜艇的踪迹。
而此时,在指挥官面前的数字声呐回波显示屏上,却只能显示出与海下三百米至一千米深度区间内的自然噪声背景,并无二致的杂乱波形。
种种迹象在他的脑海中迅速交织成型,一个曾经只存在于想象和传闻中的“顶级杀手”陡然浮现出来:
“幽狼”!
根据虚虚实实的各类军事期刊披露的信息,作为世界范围内最为先进的水下武器平台,在“幽狼”内部,安装有一座可提供六万马力原始动力的静音核反应堆,因而使得它拥有在各大洋近乎无限持续的航行能力,甚至能够在北冰洋厚实的冰盖、冰冷的深海下,执行长达数月的战斗值班任务。
它拥有极大的武器搭载量,通过惊人的十二具六百六十毫米大口径鱼雷发射管,可以搭载并共架发射多达六十枚的重型鱼雷、巡航导弹和反舰导弹。
同时,“幽狼”级潜艇采用独特的六叶控制舵面,并以泵式喷水推进器代替了传统的螺旋桨,从而拥有着一条无比简洁的尾部构型,极大降低了水下推进的阻力。
艇身内部的动力舱,设置有两级推进水下电机,并为所有轮机设备包裹安装了双重减震浮筏,加上密布全艇周身、能够发现任何一处微小震源,并提供主动共振修正的噪音震动侦测器,为潜艇提供了无与伦比的静音能力,使它能够在地球上最为纯净的海况中,也能始终确保自主产生的噪音水平,低于一百分贝以下。
正是由于如此不惜代价地追求降低阻力,消弥噪音与打造超强战力,“幽狼”能在敌方重重设防的壁垒海区中,开展长时间的静默潜伏活动。
并在战争爆发的第一时间,以超过绝大多数舰艇的四十多节航速,悄然穿透由大型反潜舰、反潜直升机和攻击核潜艇组成的多层防线,突入位于舰队核心地带的水下发射阵地,消灭携带有洲际弹道导弹的战略核潜艇,从而将对手最具威慑性的海军力量,准确扼杀在出发点。
传闻,因为造价过于高昂,这种海下“顶级杀手”仅仅建造服役了四艘。
不曾想,竟然有一艘出现在此,并露出了其锐利的獠牙。
突然,声呐回波曲线上出现了一丝突兀的尖峰,数据计算显示,有水下可疑目标存在,距离“栎都号”驱逐舰,仅有不到五百米,且就在舰艏右前方!
已经来不及多想的指挥官,一边命令余下的“诩江”号护卫舰留在船队驻泊区域,就地建立反潜作战为主的最高警戒,一边急令“栎都号”全速前进,同时解锁助推式深水炸弹。
随着与目标相距越来越近,声呐反馈的信号也越来越密集和清晰,而尖峰波形的同位叠加,似乎指示出,潜艇竟然在水下两百四十米处的地方,保持着悬停姿态。
这是驱逐舰进行反潜作战的理想场景!
一百米……六十米……二十米……已经提前下令标定好引爆深度的指挥官,着力压抑着狂跳的内心,等待着反杀猎手的那一刻。
然而,舰体尾部骤然传来的剧烈颤动,和随后发生的一连串猛烈爆炸,打破了指挥官的全神贯注。
深水炸弹还未投放,声呐反馈显示的目标,依然停留在原位。
可是通过频道中各处人员语气惊慌的报告,已经毫无疑义地证实,驱逐舰的尾部遭到了严重的毁伤。
袭击依然来自海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