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3/5)
“那好吧,祝你成功。如果项目真的启动,有能帮上忙的,我一定尽力。”
“哈哈,太好了。那就一言为定,谢谢师兄!”
绕着单位外围走了足足一大圈,俩人再度并肩踱步到了正门口。
望着挥手告别、转身离开的那道倩影,陈深的内心充满着说不清的愉悦与期待。
周一一大早,刚刚走进办公大厅的陈深就发觉,大厅内满是窸窸窣窣的议论声。
走近工位后好奇地询问,坐在对角的同事小王告诉陈深,创新中心副主任的结果公示出来了。
打开电脑,输入登陆密码,等待操作系统完全启动后,陈深条件反射地点击开了浏览器。
虽然一直以来,自己对竞聘的过程不大关心,但当主页弹出的瞬间,简短的公示文字还是吸引了陈深的目光:
楚哲!
这个结果却是陈深始料未及的。
虽然对于楚哲是否具备相应的管理才能,陈深并不清楚,但从以往单位各部门领导的晋升途径来看,几乎全部是从具有丰富一线工作经历的研发设计员工中选拔出来的。
然而楚哲,自入职起就一直待在检测实验岗位,无论是其对公司核心业务的熟识程度,亦或该岗位对项目、人员管理的历练要求来看,他似乎都不属于大家事前公认的有力竞争人选。
霎时翻涌而起的心澜,随着新一周忙碌工作的开展,很快就重归于平静,陈深没有再将思绪过多地留驻在此事上。
在吕跃然的亲自督导下,新成立的“突围”创新中心,很快成为了全公司的焦点。
经历完人事层面的密集调整后,在人手普遍紧缺的情况下,重返研发设计岗位的员工,以及今年通过校园招聘来的三十多名新员工,一多半都被分配进了这个新生的部门,让其他各部门好生羡慕。
这天,在刚刚完成一次复杂的仿真演算后,连续几个小时保持着高强度思考的陈深,感到有些疲惫了。
于是,他打开内部邮箱,看看有无新消息,点击收件箱的刷新按键后,果然看到了一封十二分钟前发送而来的新邮件,邮件发送人的抬头赫然显示着那个熟悉的姓名——楚哲。
陈深赶忙点击打开邮件,里面的内容倒也简单,主要是让陈深收集所负责领域的相关技术资料,编制成一份展示报告,下周作为主讲人,对新加入中心的员工做一次前沿技术基础概念的培训。
邮件里,一派公事交待的语调显得十分冰冷,作为昔日的熟识朋友,却感受不到一丝随和与恳切。
当然,陈深也并不过于纠结,在他看来,也许这是成为领导者之后,为了更好地进入管理角色,而产生的一种自然的心态变化。
既然是为了工作,上司交待的事情那就是命令,自己理应全力配合。
思维敏捷的陈深,在三天内就完成了报告的全部编制工作,依照习惯,他要在举行培训的会议室提前演示几遍,以免届时出现贻笑大方的低级错误。
正是下班后的傍晚,部门的三个楼层已经不剩几个人了。
用过晚餐的陈深,将报告材料压缩打包,邮件发送至部门会议专用邮箱,随后径直来到二层走廊中部的“畅想”大会议室。
此刻不太可能会有人会光顾这里,面对偌大空旷的会议室,陈深只打开了天花板吊顶最外圈的低照度射灯,随后打开电脑和投影仪,依照屏幕旁边提示牌上的账号密码,顺利登录到了电脑桌面。
由于忘了选择路径而直接点击,压缩包不知被下载到了哪里。
苦笑了一下的陈深,只好再次单击邮件的附件链接,找到了默认的路径,将其转移到桌面下载,打开了压缩包所在的文件夹。
经过几遍演示播放和试讲,陈深已经能够很好地把握住讲解节奏了。
就在他放心地准备退出系统并关机时,蓦然看到了桌面上有一份命名为“中层副职竞聘答辩材料”的文件夹。
好奇的陈深随手点了进去,里面一共有九份答辩材料,竞聘者都是多年熟识的同事。
当陈深双击点开楚哲的文档材料后,他快速浏览了一番,眼光却不禁愣愣地停在了其中一页的内容上。
这一页阐释的内容主题,属于“竞聘优势”部分中的项目经历,其中使用了三号雅黑字体,清晰地展示着排在首位的重要项目名称——《基于元素迁移原理的深部探测先进技术研究》。
随后连续五页的材料内容,都围绕着这一项目展开,无论是标红加粗的背景意义,亦或错综复杂的思维导图,还是令人信服的数据分析,其吻合程度之深,简直如同陈深那部遗失在遥远南美的工作电脑中存储着的,自己花费了数十个昼夜、精心编制的工作总结的完整复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