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回 郭太后巧诓二妃,李天子追忆初恋(3/4)
时间丝毫停滞了,红暗灯光的映衬中,新娘的玉容逐渐浮现在李晔面前。京兆韦家出美人,果不虚言,新娘韦氏虽称不上国色天香,但在这大明宫里也算得上首屈一指了。
十七岁的新郎眼看直了,只见新娘体态丰盈,红唇微翘,泼墨般的长发高高盘起,柳刀眉下,乌黑的双眸好奇又困惑地望向夫君,那眼神似欣喜,似羞涩,千娇百媚,摄人心魄。
李晔有些恍惚,胳膊僵在那里,欲言又止,顷刻间玉著在手中滑落。
“杰哥哥。”新娘衔草朱唇微动。
“你叫我什么?”李晔睁大眼睛看着新娘。
“我们以前见过的,想必,想必杰哥哥记不得了。”衔草羞涩地低下头。
“见,见过吗。”面对这样一个玉一般的美人,李晔一时竟语无伦次。
“那是,小时候……”衔草望着李晔,娓娓道来。
那是在西宫的大槐树下,两个冲龄孩童在草丛中嬉戏,粉蝶从他们头上飞过,落在了旁边的樱花树上,女孩淘气,非要去捉,就所幸站在男孩的背上,本想伸手去够,却一不留神,栽倒在地,幸亏男孩反应及时,一把抱住了女孩。
李晔努力回忆着,从衔草的话语中拼织着记忆,没想到,曾经稚嫩玩闹的小姑娘已经出落成了倾国倾城之貌的大美人。
“我想起来了,小时候,令尊常常把你送进宫来,我们总在一起耍闹。”李晔回忆道。
“是啊”,太子妃笑了一声,说道:“那时候我淘气,总是给杰哥哥闯祸。还好,贵妃娘娘总是包容我。”
“哈哈。”李晔突然忍不住笑出了声。
“怎么了?”衔草问。
“你知道吗?听宫里的太监说,这位韦娘子长得一张柿饼脸。”李晔顿了顿接着说,“之前我还担心呢,直到今天才知道他们在胡说。”
衔草“扑哧”一声也笑了,刚才的拘谨气氛一扫而光,笑靥在红烛的映衬下更加娇媚。“是吗,那你仔细看,我的脸像什么?”
李晔抿嘴笑了笑,没有接话茬,只是伸手握住衔草的手说道,“这些年,你过得还好吗?”
“嗯。”衔草望了望李晔,缓缓开口:“父亲平时管束很严,还有一个在朝中做官的哥哥,从不让我出门,今日一见,长安城的大街小巷都认不出了。”
“所以,你还记得我?”李晔缓缓道。
“杰哥哥……不,王爷。”衔草有些不知所措了。
“我已经不是李杰了,皇帝赐给我了新名,李晔。”
衔草点点头,道:“很多年了,我一直记得皇宫西面的大槐树,记得我们在树下玩耍的样子,虽然过去很多年,可我从来没有忘记。”
“衔草。”李晔握住新娘的手,极尽温柔地说道。
“嗯?”衔草一双锃亮的眸子望向李晔。
“你,你真美。”李晔说着,双目炯炯有神地视着新婚妻子。
听到这句话,衔草的脖颈顿时羞得通红。除了母亲,长这么大还是第一次有人对她这么说。李晔冰冷修长的指腹穿过衔草乌黑的发髻,“叮”的一声,玉簪掉落在地。
……
正所谓春宵一刻值千金,仆人们知趣地散去,新婚夫妇的一夜柔情才刚刚开始。
李晔本以为这就是人生的幸福,可何曾想这幸福的时光竟是如此的短暂。
中和三年,寿王妃韦衔草病逝。
弥留之际,李晔和衔草依依不舍地告别。衔草把一个绣着樱花的手绢递给李晔,告诉他,来生还做夫妻。李晔趴在床上泣不成声,望着渐渐没有知觉的妻子,泪水模糊了双眼……
“晔儿,你哭了?”郭太妃心疼地说道。
“额,没事,朕只是想起了她。”李晔强撑着答道。
离开清宁宫,李晔的心里依然回想着曾经和衔草在一起的点点滴滴,或许,这辈子再也遇不到这样的女人了吧。
龙辇一路穿梭在皇宫里,转过拐角,速度忽然放慢了。
“停一下,朕要下来走走。”
李晔走下龙辇,若有所思地停在了一座假山前。
“张公公”李晔转身对身边的张居翰说道,“朕,今天才发现,东平郡王真是个很会办事的人啊。今天的朝堂上,几句话就解了朕的围。”
“皇上英明,朱大人文武兼备,的确是我大唐不可多得的人才。只是……”张居翰话到嗓子眼又咽了回去,欲言又止。
“只是什么?”
……
“你说吧,朕恕你无罪。”李晔道。
“谢皇上……”
见张居翰支支吾吾,李晔有些不耐烦地道:“你若不说,朕也不听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