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明末我做主

5 、躺枪(2/3)

还真不可逼迫太紧。现在朝中东林党得势,正在寻先帝提拔的官员的错处。虽然家父已经还乡,但若是有个把柄落在他们手里,也会给他们咬住不放闹出大事来。”

  “所以此时宁可亏几千两银子也不可妄动。待这一阵风头过去,只要父亲有机会起复,要惩治一个小小的徐楠算得了什么?除非他流窜海外不在我大明治下。”

  徐大老爷也明白二弟的仕途重要,但是他一肚子邪火儿撒不出来憋得难受,见徐大管家站在一旁便一脚踹过去。

  “你个蠢货!我二弟一罢官徐楠就拐着船跑了,明显是早有预谋,你就一点儿都没发现端倪?要你何用?”

  徐松不敢躲,只能硬挨了一脚。

  不过徐大老爷这话却让徐老太爷一拍桌子,像是问徐大管家又像是自言自语:“这个徐楠我待他不薄,他为什么要如此对待老夫?他是什么时候有的这种心思?”

  徐松早就猜到徐老太爷会有这么一问。

  他清楚徐老太爷的脾气,知道若是自己答不上来这个问题,可能就会被徐老太爷认为不得力而丢掉管家的位子。

  他可是掌握着许多徐家不少不可告人的秘密。以徐老太爷的狠辣一旦用不到他,说不定就会把他灭口。

  所以为了保住自己的位子他必须得给徐老太爷一个答案,可他又不能跟老太爷说就是你大儿子觊觎徐楠媳妇才把人家逼上这条路的,那样大老爷就会整死他。

  当然他更不能说是徐老太爷你这些年来对手下越来越刻薄,让这些义子早就离心了。

  徐老太爷这些年顺风顺水,便越发相信自己的幸福生活都是上天注定的。再加上在这一亩三分地上作威作福惯了,老家伙更加刚愎自用,根本容不得有人违逆他的心思。他要是敢说这事儿是徐老太爷的错,分分钟就会家法伺候打断腿。

  因此真话是万不能说的,那就只能拉个背锅的了。

  徐松已经想好了如何应付这种场面,立刻跪下作出一副深为悔恨的样子。

  “义父,请你责罚儿子。刚才看了那信,儿子这才想起徐楠能作出这事,其实以前便有征兆。只是儿子没用,没想到他真这么大胆。”

  徐老太爷忙问:“是什么征兆?”

  徐松说:“自从两年前起,徐楠不出海时便常去柳湾村,每次回来都是满腹心事的样子,甚是古怪。”

  “有几次他喝多了,便嚷什么‘我命由我不由天’之类的昏话。现在想来,只怕那时他便起了忤逆的心思了。”

  徐老太爷不解的问:“他为何要去柳湾村?”

  “义父你听说过那个神童刘多宝吧?他最善讲故事,徐楠便是去听他说书的。”

  徐老太爷很是不解:“难道徐楠的心思和刘多宝还有关系?”

  “是啊,是啊!”徐松忙不迭连连点头。

  “刘多宝常说这天下人都是女娲娘娘用水和土造出来的,都是一样的,所以人根本就无贵贱之分,命运也非天定,都是自己挣来的。”

  “想来徐楠就是被刘多宝的这些故事给煽惑的,才起了这等不该有的心思……”

  徐大老爷刚才怒骂徐楠以后其实一直心虚,很是怕自己骚扰徐楠妻子的事儿被老爷子发觉,见能够找到徐楠叛离徐家的原因不由心里大喜,连忙作出恍然大悟的样子。

  “自古都是生死有命,富贵在天,贫富贵贱老天早就注定了。刘多宝这是歪理邪说,定然是徐楠听多了这歪理才起了坏心思!”

  徐松连忙附和:“是啊,必然是这样的。刘多宝这些故事太能蛊惑人心,我是能察觉出来的,常听他故事的佃户都多多少少有些不安分的心思。只是刘多宝不过才十四岁,我实在没有想到徐楠竟会给他蛊惑得作出这种事来。”

  这下徐楠背叛徐家的原因似乎是找到了。徐老太爷怒道:“刘多宝如此败坏人心!怎么也没人管管?要是没人管,老夫便出面教训教训他!”

  徐松忙作苦笑状:“义父,这个却不好办。官府不可能因为个十岁孩子胡言乱语就治他的罪。而且听说刘多宝与劳山上那些道爷走得颇近。若是有人惩治刘多宝,那些道爷也必定要回护的。”

  胶6东是道教全真派的发源地,道教在当地根基深厚。劳山中更是道观众多,香火兴盛。

  而且这里的道观往往与京中那些出没于达官贵人身边的道士声气连通,所以极墨官府要作什么事也必须考虑那些道观的态度。

  徐老太爷拿徐楠没办法,现在已经迁怒在刘多宝身上,听了这话更是怒了。他顿着拐杖怒喝道:“难道就没人能惩治这小鬼了吗?”

  徐二少爷多年不在家中,有心在爷爷面前表现一下,忙上前一步:“爷爷安心,刘多宝的歪理邪说显而易见与国朝制度相左,官府无法责罚他不过是因为他占着年纪小的便宜。”

  “其实要惩治他-->>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小说推荐阅读: 关上新世界的大门开局忽悠女娲,我苟成了人族老祖渔生苦短开局觉醒生死簿,收录诸天神魔诛仙青云之上大秦最后人仙诸天之果封神:开局剧透,忽悠纣王当昏君鬼狐书生大晋殓尸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