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分手吧(1/2)
收到云逸的信。
已经很久没收到过他写的长信了。
他写道:
“还好吧!那天都是我不好,你是莫名其妙,是惊奇,还是失望,这些都不重要。你怎知当时我是怎样的一种心情呢,我感到周围莫名的空旷,空旷里默生出悲哀,这是对自己一种莫名的责备和责备自己之后的疲惫。我感到我一直在对别人犯罪,犯一种滔天的罪,死也无法弥补(如果继续下去)。于是我警醒了,我找到了自己和自己该做的事,一切的一切我都必须做,别人代劳不了。自己的路自己走,也只有自己去走(三年之后我才觉到)。不过,在此之前,我是不知怎么走路,而不是想着别人替我走。所以,为了对得起我自己以及生我养我的父母等等许多人,我要努力学习。我要考研究生,虽然它对我来说困难十分艰巨,我还是想拼一拼!
你认为这样行吗。我想,如果成功当然好(而且很好),如果失败了,我也无愧。这是一条必经之路,虽然它只是一个跳板,你知道我搞研究是不大专心的。
这样,我就从现在开始抓紧,绝不给自己放松的机会,我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使它处于一种清凉苍凉空旷还有淡淡的哀愁的状态里去(悲哀的情绪有时对我很适用)。”
林语很理解云逸的警醒,她也在反省中,前面的日子是不是挥霍得太狠了。加上处理晓慧的事,虽然收到信,看他想把情绪控制在“一种清凉苍凉空旷还有淡淡的哀愁的状态里”,也就没及时回信,更没有去看他。
隔了三周,收到一首诗,后面附有见面的时间、地点。
《春天里的秋叶》
春天的绿钟倒映在碧碧的湖
扭动的指针颤动着秋
秋的气韵
秋的意象
晕眩的花蕊滴落的默然
凝于晨的冰
一枚秋叶横黄的期待
翘首微风的问候
无影无息的行踪
内在的秋天还在外在的春里徘徊
一股悲壮的气流已化作雾之马群
辽阔的马蹄驰于蓝天
没有鞍的装饰和羁绊
只有落日的余晖
纷纷滑下缎样的思绪
森林举起号角,吹奏出一抹浓绿
那群飞远的鸟,变成
涂上水彩的音符
缭缭冉冉
内心的秋在感觉里寻求春
终于有一天
秋叶
露出清爽的面容
攀着柔嫩的枝
云逸将他们的爱情比作春天?他是那枚秋叶?这首诗写的好朦胧,她似乎看到云逸的心,他想驰骋于辽阔的蓝天?没有任何羁绊?这却是林语的软肋。
他可能找到了未来的方向,终于露出了清爽的面容。
看他写的诗,揣摩着他的心思,太久没在一起,和云逸好像生疏了,几个月的时间,他不是他,她也不是她,青春的变故,总让人触不及防。
湖边石凳,坐在那儿,又是静音模式。
林语的眼前是一片朗朗的天,除了云逸。时不待我,再不抓紧时间学习,真的来不及了,下学期还要写毕业论文,如不能对所学专业的知识统领乾坤,怎么能找出兴趣点呢?不感兴趣的东西,怎么写得出有质量的论文!她目标明确,今后的日子,一门心思,好好学习。
云逸见到她的瞬间是开心的,时间持续却不长,只一会儿功夫,他的脸上又蒙上一层迷茫的怅惘,是在那儿深深自责曾经的“犯罪”吗?想着云逸的大部分时间可能都浪费在她身上,林语不敢说话,她是不是云逸的罂粟?明知这东西不好,又戒不掉。
“怎么不说话?”云逸问。
“想听什么?”林语心说,你这样子,我哪里敢。
“随便说点什么?我想听。”
林语脑子里转得飞快,太多可以说了。她第一个讲的是野山坡,讲她们明明在野山坡站下了车,却下错了,讲到那个小伙子滚了一遍又一遍,云逸在那儿忍不住哈哈大笑。
太好了,终于有点成绩,云逸笑了,她的弦绷得也没那么紧了。
她再讲BJ的婆婆,台湾的游客,在学校走廊上弹吉他被骂……
云逸在那儿听着,不时发出爽朗的笑声。
林语相信,她陪云逸的那晚,云逸一定是开心的,只不知道他可以开心多久。
接下来,云逸去陕西西安某单位实习去了。
再收到他的信,已经放暑假了,这是和他认识的第三个暑假,时间过得真的很快。
林语没想到,那次实习颠覆了云逸对他所学专业的认知。
“我对我的专业的崇高评价似乎-->>